高足炉还是高足灯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欧阳希君 

【刊名】收藏参考

【摘要】过去见到过一类高足瓷器,福建所产多为八角敞口平折沿、圆形折沿上跷,高足与炉底以鼓圆或圆饼形物相连接胎而成,少数为覆莲高足,部分有一周钜齿纹装饰(图1),一般都将其定名为“炉”。笔者并未过多考证,亦将之按“炉”称之,并撰有《高足莲花炉——福建宋代新品种》(欧阳希君:《高足莲花炉——福建宋代新品种》,《欧阳希君古陶瓷研究文集》274-279页,世界学术文库出版社,2005年。)一文。 定名“炉”的主要有:日本《陶器图录》第九卷朝鲜篇(长坂金雄:《陶器图录》第九卷朝鲜篇45页图四三,日本雄山阁株式会社,1938年。),误定为“高丽白磁莲瓣纹香炉”(图2),另一件“高丽白磁刻线纹盒子”均为福建产品,具体产地应为竹树山窑,窑址已采集到相同标本;《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272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曾在“同安窑”辞条中介绍:“炉有两种式样,早期多敞口,炉身下半部浮雕莲瓣纹,下部承以撇足座,这种炉福建地区宋墓出土过”;《广东省博物馆藏陶瓷选》[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藏陶瓷选》图63,文物出版社,1992年。]亦称莲瓣炉;《观台磁州窑址》将与之相似的宽弧沿定名为炉(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观台磁州窑址》103-116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年份】2011

【期号】第3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