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若无色胜有色:白氏留青艺术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收藏参考
【摘要】“竹刻”是从“竹简”又名“竹书”逐步发展起来的。自古至今,各个时期有着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如,流派有皖派,金陵派,浙江派等。人物有:关希庵、伏仲谦、张希黄、郑文伯、汤硕年等。建国后,竹刻大师白士风继承并融合了各前辈诸派的长处,创立了白氏流派留青竹刻。 所谓留青竹刻,顾名思义就是留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雕刻图像,铲去图像以外的竹青,露出有丝纹的竹肌为地。他不仅精巧,而且外表润泽,是一种视若无色胜有色的素色艺术品。 留青竹刻在唐代开始流行时,最初只是平面雕刻,将图文部分留下,其余部分刮掉;所刻的纹饰,也只是进行阳文或阴文雕刻,只有花纹的变化,而没有雕刻技法的变化。明末竹刻家张希黄在唐代留青刻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利用竹筠、竹肌质地色泽的差异,以竹的外皮(即青皮)刻图纹,将剔除青皮后的竹肌做底,首创出阳文浅浮雕的留青技法。这一时期,许多竹刻名家都兼精书画,他们从书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充实竹刻艺术,无论题材、技法,都与书画艺术紧密结合。而以竹的青皮作为图纸的雕刻绘制法,与绘画的笔墨神韵更加贴近。但到了清末,竹刻工艺日趋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较罕见。20世纪中期,留青艺术家多聚居上海,他们在继承明、清名家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年份】2012
【期号】第7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