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拍卖乱象频出的隐忧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范美俊 

【刊名】收藏参考

【摘要】一位画中国画而且画得不错的朋友,作品频频参加展览也曾出版过画册,但在市场方面就惨不忍睹了。然而,近年来他却在书画拍卖市场通过买卖他人的作品赚得盆满钵满。他对我说:“你精通美术史而且专门去江浙一带学过书画鉴定,眼光应该比我好,进入这个圈子会大有机会。”我竟然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现在的书画拍卖市场有多火,这里无需赘言;现在的书画造假水平有多高,也无需赘言。现在的书画收藏,已不再是传统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天下了,而是拿着大把现金试图实现资本保值和增值,也顺便玩一下高雅艺术的投资者,只要这样的人足够多而且足够有钱,书画的艺术水平与真假等原本最核心的要素就变得无足轻重。书画拍卖市场究竟有多乱,这里也无需赘言。作为一名观众,我曾参加过一些拍卖会,觉得这里的水很深。接触到一些人和事后,对其中的乱相理解得更为深刻,送假、拍假、假拍等几乎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 被认为是徐悲鸿创作的一幅人体油画作品,去年拍出了7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日前,为了证明这张作品连伪作都算不上,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部分同学在《南方周末》刊登了一封题为“质疑‘徐悲鸿天价作品《人体 蒋碧薇女士》’的公开信”。

【年份】2011

【期号】第1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