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幻象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世界艺术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摘要】受访音:张杰 采访人:韩晶 采访地点:张杰工作室 采访时间:2011年4月20日 如果说,我们对于张杰的艺术理解,还停留在山脉纵横、细水涓流的自然景观,以及他抽象朦胧的美学思维的话,那么,2011年5月在重庆美术馆拉开帷幕的“山水幻象——张杰个展”,则势必打破我们过往对于他的认知。尽管画面的载体,依然还是艺术家最钟爱的山水,但是,张杰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已远远超越了山水本身,而是一幅幅熔铸了他个人体验与思考的“视觉景观”。对于此,或许我们可以在以下艺术家的只言片语中,去获得最真实的答案: 韩晶(以下简称“韩”):在您的艺术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那就是“山水”,并且在对其的描绘中,十分注重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能谈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一对象感兴趣的吗? 张杰(以下简称“张”):实际上,我从早期学生时代直到后来留校任教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油画本体语言的关注,都从来没有间断过。我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就是探讨的油画语言,后来在《美术》上发表。我始终对于油画本身的色彩、肌理、笔触、构成效果……很关注。在我的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这种风格逐渐得以形成,最初是源于附中时代天天出去画写生,后来,面对风景展开的技艺训练持续不断。

【年份】2011

【期号】第6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