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 “馋神会”始末
【类型】期刊
【作者】江礼旸
【刊名】食品与生活
【关键词】 美食 神会 餐馆 品尝 淮扬菜 菜单 厨师 菠菜 马兰头 上海人
【摘要】老汉去年六十六 老汉我去年六十六,按沪俗,要吃女儿做的六十六块肉,然我命中无女。思虑之下,邀请六十六位大厨,每人做一个以荤料为主要食材的菜。 宴毕,我对提调全局的周家韵大厨说,这么多朋友,这么好的队伍不要散了,今后经常聚会,推广食材,交流厨艺,品尝佳肴。周说:“好啊,这个聚会叫什么呢?”我说,就叫“馋神会”吧,就是“馋痨痞碰碰头”的意思。说干就干,下一个星期天,就选了一家餐馆举办了首次“馋神会”,有十来位厨师掌勺,还有五六位媒体老饕、小饕参加。菜单如下:香烤肉松带鱼卷、虾子猪蹄糟茭白、味噌萝卜烩鲜鲍、随园腌菜汤鳗片、XO酱榨菜蒸茄子、柠香泡萝卜、肉排、牛清汤菠菜萝卜、腌鲜黄鱼汆双笋、清汤金骛。 好菜接连上桌,大家一会“眼睛碧绿”一会“筷如雨下”。吃到鸭汤,大家不禁恍然大悟:这不是周大厨、丁大厨、邱大厨在电视台《人气美食·快乐餐桌》节目上的作品吗?当时看得直流口水,如今可以“亲自品尝”了。我则告诉各位,这正是我的追求。对于吾侪馋人来说,好吃是硬道理;对于大厨来说,厨艺有人欣赏,创意有人指点是硬道理。今天,大家付出口水,收获美味;大厨们展示食材和厨艺,得到鉴定和推广;这家餐馆的老板,提供黄金时间的唐堂、服务、部分配料和调料,喜获新菜的创意。媒体的朋友忙问:“江兄,如此这般享受,如何回报?”我说:“不要你们做免费广告,只要看到上海菜振兴有望,今后在日常工作中,凭你们的“眼、耳、鼻、舌、身”实事求是向上海人民推介真正的美食,就是最好的回报。”这时,有一位小妹妹问:“这么原汁原味的鸭汤,怎么烧出来的?”我则郑重地告诉大家,汤里除了水和盐,没加任何调料和配料。这是家鸭和野鸭杂交而成,饲养两年半的“金骛”。无需姜、酒,一点不腥;只要加盐,十分清鲜。据检测,鸭身所含的谷氨酸量是其他鸭子的10倍。今天这道鸭汤,是想告诉大家,上海餐饮业在经历了“调料”、“餐具”两次高潮后,迎来了“食材”这个高潮。真正要征服食客,食材最重要。这个“馋神会”的终极目的,似乎可以称为“尤物共欣赏,佳味相与析”。在这里,“尤物”回复到它的本意,专指“好东西”了。 红红火火“馋神会” 第二次“馋神会”适时举行。丁峥嵘大厨(大家叫他“丁丁”)是中菜烹饪出身,但也会做西菜,而且目前在新天地一家西餐馆主厨政。他听我说过小时候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被父亲牵了手去吃俄莱,其中就有跟时下流传的“罗宋汤”不一般的“红菜汤”。红菜汤以红菜头为主料,牛肉或其他成分都谦虚地退居辅料。这样的“罗宋汤”令众人惊喜不已。因为味道甚好,大家相约回去仔细研究。我说,各位如有不同的味道,不必奇怪,莫斯科版、圣彼得堡版,甚至波兰版,滋味一定各有千秋,就如印度咖喔和韩国泡菜,风格各异,反而是五彩斑斓。 “软兜”是淮扬菜“长鱼(黄鳝)宴”中一款美味。许健民大厨虽是广东人,但谦虚好学,又学了好几个淮扬菜,其中就有软兜。淮扬莱中用黄鳝入馔的很多,包括用背脊连尾处的肉做的“炝虎尾”,以肚皮做的“炖脐门”,用鳝简做的“烧笙箫”、“马鞍桥烧肉”、“荷包鳝鱼”,还有背脊、肚皮划成鳝丝,炒在一起的上海人最熟悉的“响油鳝糊”。当然也包括“软兜”,用细鳝背脊肉(划成丝)为原料炒成。其特点是:鱼肉条纹清晰,先嫩绵软,油润不腻。许大厨还发明了鳝段烧螺蛳,别有一番滋味。 试菜 已经有澳洲户口,各样生意做得很好的阿飙,低调地经营着一家很不错的小餐馆。他是美术设计师出身,但多年前在澳洲锅碗瓢勺了一番,看人有眼光,吃菜有思路。如今打算同别人合作,在虹桥地区开一家档次高一点的餐馆,首先当然是物色厨师。另有一位在好几家“华丽转身”后的“金粉世家”式的会所主过厨政,又当了一阵供应商的小李告诉我,有时他随伙计一起去送货,到了人家的厨房,看着熊熊的炉火,常常有冲上去翻几下锅的冲动。我对他说,这大概就是“厨房情结”,你有这样的“射门意识”比较难得,我手头也有这样一个机会,但老板要求很严,小李很激动,脸涨得通红。临别时只对我说了一句:“让我试试看!” 接下来进程很快,老板马上要试菜,小李也做了一些准备,并发了一份菜单给我: 小食:香菜花生、自制腐乳 前菜:糟油拌菠菜、马兰头拌螺肉、老上海熏鱼、特色醉鸡、秋葵寒天冻、蜜桃煎鸭胸 热菜:煎鹅肝、芥末虾球、鳝段烩双宝、老法黄浆包、鲜笋茅炒枸杞头 汤:罗宋汤 点心:金银鸡粥、素煎饺 甜品:芝麻布丁 试菜地点是浦东的“九间堂会所”,小李的哥们在那边主厨政。阿飙坐定,第一句话便是:“腐乳不是一天能做成的,怎么‘自制’呢?”我告诉他,那是小李三个月前做的,本来自家吃的。上来一看,他才知这话不假,因为自制腐乳,店家绝对拿不出,口味是几十年前,我们的妈妈自制的那样,甚至比那还好吃。小李安徽人,17岁来上海学本帮菜,做的可不是“三脚猫”的安徽料理。别忘了,豆制品可是安徽的招牌菜呀!香菜花生也有特色,花生熟而不酥,且已去皮。熏鱼、醉鸡、虾球、芝麻布丁是他的拿手菜,当然是轻车熟路。秋葵没弄到,没法做了。阿飙独对煎鹅肝、鳝段烩双宝、黄浆包、罗宋汤有感觉。认为鹅肝嫩,“双宝”里的肉馅(那是水面筋包了肉心,一半油炸,一半汤泡)调味很好。黄浆包比他自己店里做得好,素饺的调味也很好。有红菜头的罗宋汤尤其吃口不俗。 我则提出几点建议:菠菜里糟油糟味不足;马兰头拌螺肉,螺肉煨鲜一点味道更好;鸡粥厚了一些,齿感欠佳。 不能划上句号的“馋神会” 吴天公关公司听说有“馋神会”这样的平台,非常有兴趣。先是请我、阿宝大厨和开“Mardi Gras”餐厅的日本老板山崎皓,参加“豫城时尚”举办的“花样美食”品尝会。让我们对业内、业外的朋友谈谈以花入馔,以及对“花食”的理解。 之后,他们又迫不及待地请我们一起策划、参与美国“邓肯”牌工作鞋的推广。这种鞋木底,轻便,对脚和脊柱有保健作用,最适于站着工作的人穿着,厨师当然是其中之一。我们当然乐于参加这项造福于厨师的事。到发稿为止,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我的大学同学徐秉慎参加了一次“馋神会”后,发了一条短信给我:“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有一个交流平台。当今美食家正是此台搭建人。这也是美食家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之所在。”诚哉,斯言!
【年份】2010
【期号】第5期
【作者单位】上海食文化研究会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