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西的文明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徐彦 

【刊名】生活家

【关键词】 职业 回归自然 国画 功力 艺术风格 祖籍 绘画艺术 艺术造诣 雕塑 军旅生涯

【摘要】明清时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沟通的高峰,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初期,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与西端的法国,各自引领着东方与西方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风潮。此时,正逢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清三代时期。而与此同时,在大陆板块遥远的另一端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统治在波旁王朝历史中正留下绚烂的一笔。 康熙皇帝名玄烨,生于西元1654年,卒于西元1722年底;路易十四生于1638年,卒于1715年秋,较康熙皇帝年长,也比较长寿。这两位君王的生平事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冲龄登基,由祖母和长母抚育辅政,两位君王均擅长骑射、熟悉多种语言、勠力国事、提倡科学、爱好艺术的全能君主,巩固成就了爱新觉罗家族与波旁王室帝王权力的传说。 分居两地的君王,经由法国耶稣会士传教的脚步架起桥梁:路易十四对康熙皇帝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法国朝野人士也兴起对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好奇与模彷。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认识和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艺术与文明,并倾力推而广之。 欧洲陶工经由实物的观察与模仿,加上传教士的报告,对于中国的青花瓷器的纹饰模仿创新;路易十四时期发展出精致华丽的风格,颇具特色。在绘画艺术方面,满汉画家都曾创作出具西方透视法的画作,甚至有油画作品传世,显示出当时中西绘画技法交会、融合的时代意义。

【年份】2011

【期号】第12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