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枕中的褶皱装饰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田雪 

【刊名】上海艺术家

【关键词】 服装 面料设计 规律 节奏感 装饰性 发射 褶皱 造型 自然 审美形态

【摘要】一、褶皱的含义 褶皱是面料设计中的细节元素,是一种塑造造型和面料质感的手段,在具体的运用中,褶与皱还具有一定的表现差异性。褶是指面料按照一定的规律折叠所产生的纹痕;皱是指面料表面紧缩和揉捏而形成的自然或随意的纹路。褶皱一般是指将面料进行有序或随意自然的揉捏、叠加或堆砌,使得平面的面料具有一定立体效果或各种质感的面料形态。 二、褶皱装饰的发展 1. 西方历史时期的褶皱 在西方的历史中褶皱作为造型元素在服装中有意无意地普遍存在,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16、17世纪,褶皱的表现十分突出。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服装同雕塑一样,充满了对自然人体美的推崇。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是“基同”,面料主要是软羊皮和棉麻布料等,款式没有经过裁剪和缝纫,直接披挂或缠绕于人体,用别针固定或腰带随意系扎而成。面料自然形成垂褶,随人体的活动,显示出生动的明暗和层次变化,富有韵律和节奏感。流动的褶皱就是服装美的体现。 17世纪,巴洛克艺术成为欧洲艺术风格的主流,多采用华丽的丝绒、塔夫绸、雪纺等面料,服装的领子、袖口和裤脚均用大量的花边和抽褶作为装饰。庞大的裙子由多层组成,采用在腰间打褶的方法形成膨大的造型,并以大量松垂的褶皱堆积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

【年份】2012

【期号】第1期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