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颜无华 天心相照:郭线庐水墨画作品欣赏
【类型】期刊
【作者】应一平
【刊名】上海艺术家
【关键词】 花鸟画 水墨画 牡丹 笔墨语言 美术学院 精神意象 荷花 图像 艺术设计 作品欣赏
【摘要】读郭线庐的水墨花鸟画,笔意流光中,感到牡丹含笑摇曳、雍容大度,透射欣欣荣光;莲蓬于水色天光间相互辉映,充溢郁勃之气。作者的精神意象因造化中的花卉而由此贯通,靠灵动的笔墨而延展。墨彩华章间,撩起我对历史风华的追思,仿佛遥感烽火相伴的兴庆园内,牡丹竟绽放的浓艳铺张;内廷倾扎的大明宫里,菡萏浮碧池的风动尘香。 郭线庐心仪大自然的尤物,取其一瓢,以花入景,反复玩味、以意化境。表现花王之牡丹,不追逐浮华的光鲜,不摹写灿烂的绚丽,将阅历积淀的美感情思,化为认知意象,由浓妆转为淡抹。先将外表色度弱化,达到天然相宜,营造“风动生气浮”“花影月笼纱”等意境。他心望莲花,赞赏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品格象征,以雅致的图像,宣示主体的精神旨向,以此作为笔墨表现的支点。 中国花鸟画常以直观构图,含蓄表现作品的主题,通过不同造型方式引发观者的再解读。画家独特个性必须暗合传统审美的图式之道。对状物言情的题材而言,依托才情支撑,选择恰当的笔墨语言,需要理性主导形象思维,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观念,注重内涵的精神性。从美学层面看,郭线庐的牡丹及荷花,是寄寓主体审美理想的象征物,也是个体情绪的“介质”,通过“借题发挥”而完成图意表现。
【年份】2012
【期号】第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