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故居:上海的精神坐标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海风 

【刊名】上海采风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作家 上海 巴金 写作 自监督 市委书记 故居 坐标 精神

【摘要】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12月1日正式开馆。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及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金炳华共同为故居揭牌。从此,公众不仅可以走进巴金生活、写作半个多世纪的居所,还能一睹珍贵馆藏。 此次馆内陈设由巴金女儿李小林亲自监督,力求再现巴金生前原貌。目前,故居内保存图书近四万册,包含大量作家签名本和初版本,还有超过十万页(件)的各类书稿、书信、文献、照片档案资料,此外,还有众多名家书画及巴金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器物、衣物等。 客厅壁炉前,摆放着1957年前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为巴老创作的浮雕头像;书橱里,巴老著作的各种译本整齐排列着。一缕阳光洒在巴老经常坐的扶手椅上,人们仿佛还能看见他在这里创作《随想录》时的情景。 在卧室的床头柜上,摆放着巴金夫人萧珊的照片和她的翻译作品。据故居工作人员介绍,紧挨着床的五斗橱上原先放着萧珊的骨灰盒。萧珊1972年去世,巴金就把她的骨灰盒接回家。巴金曾在《怀念萧珊》中写道:“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2005年11月25日,他们的骨灰合在一起,伴着红色的玫瑰花瓣撒入东海。

【年份】2012

【期号】第1期

【页码】80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