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探梦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张娅 

【刊名】商务周刊

【关键词】 科技馆 科学家 有限公司 展品 公益项目 主题 声音 科普教育 科学原理 参观者

【摘要】一个发光的圆桶,分别搭配凸面镜、凹面镜、三棱玻璃体、圆形玻璃体和一些彩色玻璃片,可以让光线变幻出怎样的绚丽世界?把声音按波段分解,用图案加以表现,声音大小、高低、语句的长短等会形成哪些颜色和形状……在位于北京朝阳公园的“索尼探梦”科技馆里,你可以找到这些有趣问题的答案。“索尼探梦”,是索尼最具特色的公益项目之一。对于这家曾以AV(音视频)技术称霸业界的公司来说,建立一家以“光和声音”为主题的科技馆,自是顺理成章。SONY的名字来自拉丁语sonus和sonny的合成拼写,sonus的意思是声音,sonny是对小男孩的昵称,看起来也和“索尼探梦”的主旨不谋而合。但是,要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和展示光和声音在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和人脑的处理过程,是涉及众多学科的复杂内容。众多创意要真正落实到朝阳公园这座约28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里,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索尼探梦”利技馆馆长李曦认为,科技馆在成立过程中遇到的最重要挑战,正是将科学知识和创新结果介绍给孩子们时的表现手法。“为了让展品形成知识点和逻辑上的顺序,索尼探梦的专业团队下了很大的工夫。”她说。如果有机会身临其境,你可以看到很多巧妙心思,比如为了一开始就吸引参观者的限球,光包区的第一个展品是五彩缤纷的螺旋花;接下来,每个展品都代表一个基本科学原理,比如光的直射、折刺以及三原色,把看不见的声波变为看得见的波纹等;参观者在互动中了解到这些基本科学原理后,再进入到人对接触到的光和声音进行反应的展品区,这时候,一些可以制造出错觉的游戏会让你的“探梦”之旅更加兴致盎然;最后是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比如像素的形成,如何成像再让影像动起来,等等。

【年份】2011

【期号】第4期

【页码】100-103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