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径的人生路
【类型】期刊
【作者】杨鹏
【刊名】全国优秀作文选·综合阅读版
【摘要】杨鹏 童年时代,父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在我的书房外面,贴着他用毛笔写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父亲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不是什么名人,但是,在我眼里,他是一位天才的教育家,他在为别人设计房子的时候,也为他的儿子设计了一条以书为径的人生路。 在我上小学之前,父亲已经为我准备了整整一书橱的图书。父亲做过木匠,心灵手巧,他做的书橱很有创意——按一个开关,用薄竹片做的门就会“哗哗啦啦”自动往上爬,很科幻?每个孩子都喜欢新奇的玩意儿,所以,玩耍父亲的书橱成了我童年时代的一个乐趣。如果说童年时代的我是一条对世界充满未知的鱼,那父亲的书橱,就是引我上钩的一个用心良苦的诱饵——每次打开书橱后,翻看那些我尚看不懂的图书的插图,也是莫大的欢乐。有一次,我拿着一本封面画的是r.农兵的书问爸爸书里写了什么,父亲告诉我说那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如果我能把十万个“为什么”都弄清楚了,那我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我从小就想当一个“最了不起的人”,可是《十万个为什么》对我来说太深奥了,父亲就从书店里为我买了一套图文并茂、还有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竞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了那一摞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在旅行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 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 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作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彩色插图的科普图书——《动脑筋爷爷》。这些充满亲和力的科普图书,为我打开了探究大干世界奥秘的大门,电使我从小就对自然科学充满了向往,心里总有莫名的崇敬感。 小学一年级,父亲就为我订杂志、汀报(上世纪80年代初,除了个别的“万元户”,老百姓的收入仅够温饱,但父亲却用他的一半以上的工资拿来购买书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报纸是《中困少年报》,杂志是《儿童文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从这两家刊物上读到了郑渊沽的童话.那些童活虽然不是郑渊洁的代表作,却在冥冥中把我引向了以儿童文学作家为职业的未来。20多年后,当我见到郑渊洁老师时,第一次读他童话时那种新奇、过瘾、莫名激动的感觉,汹涌澎湃地翻涌在心头。很难想象:如果当年的我没有看过这位童话大师的作品,我是否还会喜欢童活,喜欢写作,是否还会成为他的同行呢? 父亲经常出差,每次回家,他给我带回的礼物,除了动手动脑的益智玩具,就是在我们的县城里买不到的连环画。其中,《铁臂阿童木》和《星球大战》,是让我着迷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科幻作品,我到北京上大学之后,才看到这两部作品的动画片及电影然而,这两部连环画,却像彗星撞地球一般,撞出了我脑海里最初的想象力火花,一直到现在,我经常在梦里梦见这两部作品中的科幻场景。一年前在美同参观《星球大战》的制作基地,以及最近在日本京都的新干线车站看到铁臂阿童木的雕塑时,我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不知道如果我的童年没有阿童木和银河英雄,会多么的的占燥、乏味和无聊!我也不知道如果我没有和/JI5些能够卜天入地的虚幻勇士们邂逅,日后的我是否还会成为一名少年科幻小说作家,是否会对动画和制作动画充满如此浓厚的兴趣。阅读改变人生,那些充满想象力的书不仅给我的童年描上了缤纷的色彩,也引我走上了一条令许多人心驰神往的写作路。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为我在县图书馆办了一张图书证。这是我的第一个图书证,在我看来,其意义绝对要大于我的毕业证和硕士文凭,它是我人生中的一张车票,当我凭借这张车票而乘上通向未来的列车时,我才知道书的世界有多大、知识的海洋有多么宽广、人生的追求有多么丰富……若干年后,当我坐在北师大的教室里,看着老师发到我手里的一张张中文系书单时,我惊喜地发现:学校规定的必读书,我有一半已经在县里小小的图书馆中读过了。 过去的30年,对我的人生产生影响的书籍很多,比如《小灵通漫游未来》《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爱因斯坦》《海底两万里》《飞向人马座》《炼金术士》《安德的游戏》《银河铁道999》《红与黑》《教父》《银河英雄传说》……这些书是我前行的人生阶梯。回忆童年和少年时代,我发现,当我拾级而上时,在每个可能迷途的路口,父亲都为我事先钉上了一块路标,而父亲“书山有路”的教育路线,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我的血液、心灵和灵魂之中。
【年份】2010
【期号】第7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