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微笑(散文)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郭严隶 

【刊名】青年作家

【关键词】 晒盐 太阳 帆布 皮肤 大海 沙滩 调色板 盐田 雕塑 潮汐

【摘要】郭严隶 都说美是难的,但在天水,它的出落却容易,它只是以站立的姿势,在那里,发自内心地,情不自禁地,微微笑一下,便成就千古定义。那是出神一笑。 于不经意间发生。那出神的,不经意的陶然一笑,被时间定格,成为天水这方热土的灵魂。 那是藏在一座山心深处的微笑。那座山叫麦积山,矗立在离天水城不远的地方,用现代的计程方法,是相距十五公里;那是一个小沙弥展露的笑颜,他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眉目清秀,满面本真的清朗,穿着宽松长大的和尚衫,恭虔庄谨地站在高高在上于莲花宝座的师父脚下,是在听讲经?还是聆训诫?忽然地,他悄悄笑了,笑得那么真,真得那么纯净,那么样一种生命偷偷的甜蜜,生的透彻的愉悦和绽放。使得所有看见这笑的人都不由得也笑起来,使得整个世界都不由得笑起来。 肯定不是庄严经文或慈悲训诫让心灵这样盛开的,那喜悦中隐隐显着年轻生命所特有的羞涩和温柔,那一刻,从他心上,花香一样飘过的是什么?是什么事物有着比宏伟佛法还强大的威力,让他干净的灵魂如此无奈而幸福地逸出戒律,受到牵引? 天水人珍惜地把这笑容制成一座小小的,精致的塑像,赠送给远方来的客人们。得到这吉祥的,是幸运的,是得到了祝福中的祝福。 我像捧着阳光一样,捧着这合天人之智而成的艺术品,觉得自己的灵魂被照耀得熠熠生光。当知道它来自麦积山,顿生强烈的拜山渴望。 终于去了。说所去的地方叫做西秦岭北坡小陇山丛林深处。麦积山就掩映于那丛林中。 那现在所进入的山谷就是小陇山了,道路在山峰间优美蜿蜒,山与路尽管都很美,但光论形貌,并没有太超越之处,迥异的是气象,是那心之眼才能做到的看见。一股浩然之气,一片祥瑞之气,一道善良而有力的光芒,它们告诉你,你I临近了住着神灵的地方。 当麦积山出现在眼前,当一眼看见它殊异宏丽的容颜,心中刹那间热浪翻滚,一涌一涌,要化成感佩的热泪。我触到的不是一座山,是一片心,一片那么大的慈悲,那么深的担忧和疼爱,那么殷切的父亲的期冀,母亲的牵挂。 是怕他们的孩子们在人世的长途上迷路。怕他们选择的方向会远离幸福。是怕他们的行为引来灾难像乌云滚上生命的天空。怕他们挨饿,受冻,受累,吃苦…… 为众生捧心。 为万世说法。 那密密地,密密地缀满整整一座山的佛像呵。不知道在这世界上,哪里还会有这样的情形?这样的一座山?这样捧出满身的慈祥,捧出劝诫,叮嘱和热望? 那袒露于外,经年历月承受着风吹雨打的心呵。每一尊佛像是一颗心,是一声叮咛,一句祝福。那些低低的,絮絮的,窃窃的声音,随着岁月浩荡的长风一起前行,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个世纪,呼唤着,传响着: 当心呵,当心呵,当心呵! 回头呵,回头呵,回头呵! 善呵,善呵,善呵,善呵! 我想知道当年发心雕这些塑像的人,他是谁?那个捧出这片心的人?他离我是那么久远呵,遥遥千百年!我遗憾没有跟他处在同一个时代,没有在他承受完成这一宏伟壮举的艰难困苦时刻,在他的身边,献上自己一份小小的帮助。 然而,我庆幸听到了他从时间古老处传来的这瞩望之音,我庆幸自己听懂了他的这心声。 我想告诉他.我曾经不知道当心,以至生命里像堆积土山一样,堆满了苦。以至在冬天的冷雨里,在夜晚的街头,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独自苍茫地踯躅着,忽然间不由得泪落如雨,失声痛哭。 我想告诉他,而今我已然回头,挥别虚幻,回到了这条艰苦奇崛,却通向光明的道路。我还想告诉他,在这美丽人间,我已历尽苦难,美丽和苦难已使我心中的善圆满。 就让我说出心中的感激和觉悟,感激命运恩赐这珍贵的机缘,使我能够这样地来到麦积山的面前,享受它的接心,接受它的洗礼。我知道这安排,和过往所有那些曾经的安排一样,饱含深情,用心良苦。我保证今后绝不再辜负! 麦积山不高,乍看不像是山,像是从天庭坠落的一座建筑物,被天光树色烘托出的剪影,又宛然一幅神笔勾勒的图画。 说是麦积山所以得此名,是因为从侧面看,它底座小而山顶阔,酷似农家夏收后堆积的麦秸垛。天水地方音中,“积”与“秸”同,所以,在最早,“麦积山”当是“麦秸山”。但我更认同麦积山得名来自民谣“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积木成山,拆木成功”的说法。民谣的出处,是明代《玉堂闲话》。说在远古的当年,共有远近六个国家合力塑造麦积山。施工的办法,是自平地堆积薪柴,直到山巅,于薪堆之上镌凿龛室,塑制神像,完工一层,拆一层薪木。大功告成,薪堆亦尽。然后架设悬空木梯,作为攀缘栈道。 就算砍尽南山柴,恐怕也不够堆成山那么高,所以,就杂以麦秸相辅,于是麦秸山得名。那在这以前昵?这山是应该还有一个俗名的,只是因为一朝佛像披身,使它由俗化圣,超越原本,升华为一种象征。能够承天之选,这山是有福的。 我细细地看,想知道麦积山获此幸运的原因。我发现它的山体并不是岩石,而是一种类乎岩石的砂,有石的坚强,亦有土的柔韧,可以承载托举,亦可以涵容蕴藉。心下忽而通明,这正是物之上乘呵,刚而不倔,软而不弱,登峰而不造极。一时间不由痴痴惘惘,我怎样让自己的生命也呈现如此的特质,也能够像这山一样,在哪一天里,忽然被幸运地选中,让我也这样地浑身披满佛像,站在某一个地方,以独特而有力的方式发出感召,劝人为善,帮助那些迷了路的人找到归途。 我也想自己能够尽去凡俗,超越原本,幻化成一种闪闪发光的象征。所以,我愿意上天继续地锤炼我,必要的话,可以一次、再一次地把我打碎,今后不管怎样辗转和挣扎,我都不会再有怨尤,默默垂泪,不会再自觉命途多舛,身被苦难。那不是苦难,人间只有甘甜。 说是麦积山最美的景致要在烟雨中看,天水向有八景之·说,“麦积烟雨”忝列八景之首。说能看到“麦积烟雨”是三生有幸的缘分。我的想法却是,麦积山最美的景致展现在人心透彻的觉悟中。发光的心灵辉映下,遍地都是吉祥莲花。 但自然的装点的确别具美化之功,你看今天,天空中漫漫飘着雪花,柔静的,洁白的,温婉的雪花,它们洒落在这空灵的山谷,洒落在庄严的丛林、山崖,多么像是天神在涂染瑞霭,流布泽华。它们把这地方变成了梦境,一幅只有天上才会有的风景。我仰起头来看麦积山,我看见它的面容是那么纯洁,安宁,仿佛汇聚着世界上所有的美丽,不沾一丝凡尘。循着那些凌空而设的阶梯,一步一步攀上去。高高地,倚在麦积山的怀抱里,舒目远望,我看见那些山峦像人们常说的涌浪那样,在麦积山身畔起伏连绵。我看见它们那些真正的山的心里鼓涌着对于麦积浓酽欲滴的柔情。真的,麦积是它们共同的明月,共同的爱。它们把它捧在掌心里,含在胸怀间。它们是那么地爱,以至那么地克制自己,那么地当心,小心翼翼地把握着情感的分寸,于恰好构成美的距离处,默默献上自己的呵护和佑助,远来的强肆的风被它们用结实的身躯挡住了,企图吞噬一切的洪水也被它们拒绝在自己的站立之外。它们用看朱成碧的方式,熬炼自己的血液,化成蓊郁绿荫,遮出一方净土,一幅宜好的清新。它们把它深深地藏起来,藏在它们共同的缱绻心怀里。 善,需要坚实高尚存在的成全。 我倚靠着的,是摩崖大石佛三身,导游说他通高15米,为麦积山上最大的一组雕像,那他的法力就更加能够直指人心吧?侧开几步,我仰起头细细凝看那巨大的面庞。我看到那慈善而威严的佛眼是目光微垂的,看见那线条坚毅的嘴角宣讲着沉默的声音。他那么和蔼地面对着瞻仰他的人,使他们忐忑不安的灵魂慢慢澄清,归于平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他蔼然地说,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都当它是拂过生命的清风,尘埃随风而去,会使你的心灵更加干净。 他说,爱是不会枯竭的,干净的心灵会使它像泉水,交付的愈多,愈丰盈。只要能够终于彻悟,觉醒。 我舒心地笑了,为这亲切的饶恕。转过身来,我又听到导游的解说。她说这岩壁之上共凿洞窟209个,有历代泥塑及石雕造像7868尊,壁画1056米。说麦积山雕塑工程始于公元402年,至北魏初具规模,之后的1500多年间,历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等朝不断修葺完善。说天水一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曾遭地震之厄,致使麦积山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成东崖

【年份】2010

【期号】第7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