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艺谭》姜宝星:艺术青岛的厚重底色
【类型】期刊
【作者】崔燕
【刊名】青岛画报
【关键词】 山东 艺术道路 美院 底色 风土人情 青岛 雕塑家 黄河文化 工艺美术 油画
【摘要】撰文/崔燕 如果说艺术青岛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姜宝星无疑是这画作中的底色。这份厚重与深沉,既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他化作春泥更护花,为青岛美术事业所做贡献的一种敬重与感念。 姜宝星1932年生于平度,15岁时参加解放军,在解放潍坊的战斗中重伤致残,曾被列为《烈士英灵录》中奇迹般死而复生的传奇人物之一。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仿佛凤凰涅桨、浴火重生,又将无私的奉献精神转化到对艺术青岛的责任与传承中。在画家赵建成、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李秀勤、雕塑家徐立忠等许多青岛籍艺术家的历程以及其胞弟著名国画家姜宝林的艺术生涯中,“姜宝星”这个关键词都频繁地出现其中,“姜宝星”也成为青岛美术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亮丽符号。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李秀勤在台东一个民办的小工厂干临时工,业余时间她跟姜宝星学画。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姜宝星积极鼓励她考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让她的艺术道路走得更宽广。“当时我很不自信,若没有老师的极力支持,就不会有我的以后。”如今,已然是我国女雕塑家代表人物的李秀勤时常感慨,青岛是她艺术的起点,杭州是她人生的拐点,感谢姜宝星。 姜宝星过世十周年的时候,他的学生、油画家林建业在《忆宝星先生:零落成泥香如故》中的回忆颇具代表性——记得1974年夏的一个傍晚,还在小学读书的我跟着妈妈去见一位高高的个、长长的脸、嗓音厚重的中年人,他就是姜宝星先生。那时的他,已很有名气。后来我每星期带着作业——有素描、水粉写生、速写人物去先生家请他指导。宝星先生总是一张张展开我的画,然后斜靠在床背上,下巴微微向前倾,仔细地点评着画中的不足。就这样曰复一日,年复一年,先生的教悔使我受益匪浅。19岁那年,我便考上了美术学院,在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去实现当画家的理想。大学毕业后,我又有幸在先生的亲自领导下从事美术辅导工作…… 多年来,姜宝星不拘一格甘为基石,培养、举荐、提携了大量美术人才。他早在1982年就创建了山东省油画与壁画协会,任首任会长,两个副会长是后来的山东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杨松林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一民。他筹划与设计了青岛油画院,并成为青岛最早的美术“策展人”之一。1982年,他策展了第一届《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在山东引起巨大轰动后,又进京展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亲临画展,并给予了高度评价。1985年,他策展了《青岛美画展》。这个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成为许多青岛艺术人的启明灯,至今依旧为业界所津津乐道。 作为一名油画家,姜宝星对艺术语汇的掌控也曾影响了许多画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进入中央美院吴作人工作室学习油画,亲聆大师的教诲与指导,为他后来的美术生涯奠定了厚实的专业基础。从那时开始,他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感的作品。现在看来,无论是他的创作题材还是作品的表现形式,都受到了那个特定年代的禁锢。尽管这样,姜宝星还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为今后的全面发力积淀了扎实的功底。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美术思潮进入我国,洗刷着国内画家的思想与笔触。一方面,大家的艺术思维变得更开放与包容;另一方面,大家的创作手法也曾一度面临无所适从的茫然。姜宝星经年专注于油画的探索与历练,就在此时厚积薄发。他突破自我。突出“重围”,用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思维模式,以齐鲁大地的乡土风情与青岛这座城市的欧韵气质为底蕴,创作了《大黄河文化系列》、《沂蒙四月》、《月初升》、《海滨城市一青岛》等作品。从那时开始,姜宝星进入了事业的高峰期。 在《大黄河文化系列》中,他对以黄河为母体的中国文化诉求中,不断探索民间美术中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精神,在保持油画的语言品质的同时,融汇了中国笔墨的写意精神。从仰韶文化的原始气息,远古岩画的浪漫朴素,青铜时代的沉厚威严到秦汉唐宋的流光溢彩,我们仿佛穿越了一条绵长亘古的历史长廊。黄河文化的历史图腾与少女丰满鲜活的肢体,一种是厚重,一种是灵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表白,在同一幅画面中碰撞与融合,呈现了审美的创造张力,串联起了一部美学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历史风貌图。 斯人已逝,画魂犹在。姜宝星已经离开近20年了,但他的艺术风貌与艺术传承,却让人始终不能忘却…… 责任编辑/张晖
【年份】2010
【期号】第6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