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中国雕塑的审美价值取向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于俊峰
【刊名】美术研究
【关键词】 形象 视觉主体 读图时代 图像化 消费社会 图像语言 受众 雕塑家 传统雕塑 审美价值取向
【资助项】国家社科基金《雕塑与环境研究》项目资助 (编号:05DF118)
【摘要】上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预言,世界将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1]"影像与形象共同组成了包围我们的图像世界,前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更为深入广泛的影响,是我们每天无法回避的‘必视之物’。"[2]图像语言以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受众生活中最具感染力和精神渗
【年份】2012
【期号】第3期
【页码】108-110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