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中国雕塑的审美价值取向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于俊峰 

【刊名】美术研究

【关键词】 形象 视觉主体 读图时代 图像化 消费社会 图像语言 受众 雕塑家 传统雕塑 审美价值取向

【资助项】国家社科基金《雕塑与环境研究》项目资助  (编号:05DF118)

【摘要】上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预言,世界将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1]"影像与形象共同组成了包围我们的图像世界,前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更为深入广泛的影响,是我们每天无法回避的‘必视之物’。"[2]图像语言以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受众生活中最具感染力和精神渗

【年份】2012

【期号】第3期

【页码】108-110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