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重彩 重现辉煌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薛永年 

【刊名】美术

【关键词】 三个阶段 重现 材质美 工笔重彩 中国艺术 现代重彩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 作品 科学实践

【摘要】蒋采苹从教50年师生展观后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薛永年 中国的重彩画,特别是工笔重彩,唐宋以前是中国画的主流。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注重传神和表现生命感的“应物象形”性,二是以书法式线描造型的“骨法用笔”性,三是发挥色彩材质美的“随类赋彩”性。按类的用色,自然也导致了一定的装饰性。 但一千多年来,重彩画受到两方面的冲击,先是“水墨至上”的元明清文入画的冲击,接着是20世纪以来彩墨写实绘画的冲击。前一个冲击,以程式化的“以意为之”,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应物象形”性,也以“运墨而五色俱”的观念,减弱了多种色彩的表现力。后一个冲击,以西式的写实观念改革了文入水墨画的弱于造型乃至“不求形似”,但无论焦点透视的引进还是条件色的借鉴,都遮蔽了构图经营意匠的传统,也把讲求重彩材质美与一定装饰性结合的传统边缘化了。 新时期以来,在潘絮兹先生的倡导下,蒋采苹师生成为复兴重彩画的生力军。蒋采苹教授是在新中国成长的第一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家,更是开创中国现代重彩画的学术带头人。她以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开掘重彩画的传统资源,以道器结合的理念把提升重彩画的精神性和发挥材料的灿烂性密切结合起来,为现代重彩画的发展与开拓奠定了基础。她的艺术实践,包括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这是与其他艺术家相同的。但还包括了科学实践,探索监制新的重彩颜料——这是其他同辈国画家没有做的。她的创作和传统的重彩画比,明显有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以生活中发现的美丰富并提升了重彩画的精神境界。她的作品如人物画《宋庆龄》,在高度概括的时代环境中,刻画了这位伟大女性的光辉一生,美丽而端庄,坚毅而和善,一脸光辉而胸怀理想。不仅传神阿堵,而且很有深度。《三月三之夜》描写春日佳节幽静的夜晚,在河边等待的少数民族少女,人物充满对幸福的期待,色调宁静而有光泽,画重彩而栩栩如生,情韵出于画外。花鸟画《金芭蕉》,以细腻而又深刻的感受,迁想妙得,歌颂了生命的光焰和美丽:衰老焦黄的芭蕉,在她笔下变成了金光灿灿的软雕塑,凝固成纪念碑,震撼人心。《筛月》画凋零的残荷,叶脉像轻纱一样,把轻柔的月光,筛落在静静的荷塘上,润物细无声,深情妙韵,令人感动。 二、以现代审美意识开拓了重彩画构图的新意境。特别在花鸟画方面,无论《金芭蕉》《红珊瑚》,还是《洋兰》,都出之以近距离的特写。既以平面构成手法强化了整体感,强化了视觉张力,又凸现了细节美,把重彩的宝石光发挥尽致。 三、是以科学实践的成果重现了重彩的辉煌。她对重彩画材料的发掘和开拓,基点是中华美学,是宗白华所揭示的两大美学范畴之一——“镂金错彩”。他把久已丢失的“镂金错采”之美,自觉地纳入重彩画的复兴之中。她早年受教于刘凌沧、于非闇等名师,善于从早期和中世纪的中西艺术材料中发现使用石色的共性,又把早已失落的材料传统比如金箔、云母,从敦煌、永乐宫、法海寺壁画找回来,更在彩绘兵马俑和日本人造岩彩的启发下,根据石色所具有的光彩,指导科学实验,研制成功了“高温结晶颜料”,不仅保持结晶体的宝石光,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重彩画的色相,为发展色调的表现力创造了条件。 在教学上,她热心忘我投入人才培养,是造就了一代重彩画家的名师。在退休以后,她仍然不停顿地开班授徒,全力主持重彩画教学。十多年来她对重彩人材的培养,大约分三个阶段。开始是文化部教科司办的,接着是中央美院办的,近年是艺术研究院办的,后者还包括培养博士生。不但学生遍天下,而且先后有十余名学生的作品获得全国美展一等奖。她办学的三个阶段我都有接触,或参加会议,或作专题讲座,或参与论文的讨论。不是我有多高的积极性,是蒋先生的精神感动了我,她除去个人全力以赴外,还尽量为同学们创造国内外转益多师的条件,所以我应邀在香港讲学的时候,中文大学让我推荐国画名师,我首先推荐了蒋先生,她的师德也泽被了特区的学子。 在教学中,她指导学生以当代意识复兴古代重彩传统,却避免文人画带来的局限性,坚持贴近生活、走向自然、关注时代的20世纪传统,又避免写实观念对色彩构图的束缚,大胆吸收外国经验,又绝不照搬模仿。因此,他指导的学生作品,在表现当代人的视觉经验、内心感情上,开发前所未有的精神意蕴上,在重彩画的艺术语言形式技巧上,在形成多姿多彩的个人风格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同学们的作品看,重彩画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其中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不少深得蒋先生道器兼顾的意识,有鲜活动人的意象情趣,多数有超越工笔重彩的魄力,大胆探索,风格多样。但还不能说同样精彩,一一无懈可击。 结合对重彩画历史和学理的思考,总结蒋先生和诸位重彩画的成功之美,我感到有几点关乎发展创新的根本经验。一是重精神意蕴和现代视觉经验,用文化积淀深化对生活的感悟,用生活中发现的美体现时代的感觉经验和内心触动。二是把握民族身份的本体和重彩画语言材质的本体,广取博收,不拘古今中外,对可资借鉴的中外遗产中宗教的、世俗的、民间的重彩传统,统统加以研究取舍,对水墨画、胶粉画、水彩画、水粉画,具象写实的、抽象表现的、装饰构成的,一律加以研究思考,力求在交叉学科、交叉画种中开辟重彩画的无限可能性。三是把当代重彩画的振兴看成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保持由技进道的自觉和得心应手本领的反复锤炼。 还有三点在开放性的探索中把握本体的具体经验:一是把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造型,具象也好、准抽象也好,写实也好、变形也好,关键在有大胆高度的艺术加工,有情动于衷的想象和幻化。二是有线的提炼又有重彩发挥的笔彩语言,可以是勾勒设色,也可以是没骨,但不宜彻底放弃点线,不过多地追求肌理的制作,而要保持广义的用笔观念。三是把发挥重彩材质之美与同时发挥水墨之美、淡彩之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丢掉结晶体的宝石光彩。这些都是值得发扬的宝贵经验。我祝贺这次师生展取得的圆满成功,也相信在大家的继续努力下,以宝贵的经验发扬成绩,完善不足,那么,已经走向辉煌的重彩画,过几年肯定会更加灿烂辉煌,并且必将高视阔步地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 蒋采苹 1934年生,河南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59年至1961年任教于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1962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蒋采苹工作室导师。200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至2009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现任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作品曾获中国工笔山水画展一等奖、中国工笔画协会二届大展金奖等。 近期艺事 2009年6月1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的“蒋采苹从教50周年师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年份】2010

【期号】第4期

【页码】60-65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