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中舞蹈题材的双向审美效应

日期:1992.01.01 点击数:15

【类型】期刊

【作者】胡师正 

【刊名】理论与创作

【关键词】 舞蹈艺术 造型性 青海大通县 舞蹈动作 舞蹈造型 舞蹈 题材 审美优势 审美效应 美术作品

【摘要】从艺术史的现有资料看,似乎美术比舞蹈形成的时间要早。因为我们看到了公元前三万年至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雕塑、骨刻、石刻、岩画、壁画图案等美术作品。而最早记载“百兽率舞”舞蹈的书籍只不过是二千年前的《尚书》,即使是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墓地发掘出的舞蹈纹陶盆,也只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比美术还是晚万多年或几万年。但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舞蹈的产生要大大早于美术,它是伴随着劳动生产一道产生,是世人公认的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这些最早的舞蹈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了。而恰恰是后起的美术这种艺术形式保留下了比较早的舞蹈形式。有形的美术作品把转瞬即逝的舞蹈动作固定下来,使我们得以窥见早期舞蹈的一

【年份】1992

【期号】第5期

【页码】73-76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