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大修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何成钢 

【刊名】金融博览

【关键词】 欧洲人 巴黎圣母院 修复 主教堂 宗教改革 大教堂 大修 公共建筑 古建筑 中世纪

【摘要】但是决不要让我的脚步 错过勤学的回廊栅栏 并且爱那高耸的拱顶 古老的廊柱是厚重的证据 绘有丰富历史装饰画的窗户 投下一束朦胧虔诚的光 …… ——摘自弥尔顿《沉思者》 钟塔、小尖塔、飞券、瘦高的尖矢窗和众多的壁柱、线脚,在主教堂周身密布了无数根垂直的树枝,也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参天大树,沟通着天上人间。 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圣斯蒂芬大教堂,哥特建筑的扛鼎之作。这三座始建于十二、十三世纪的大教堂,在数百年沧桑变迁中,频遭杯葛、停工、破坏、修复等曲折历程,折射出欧洲文物保护的历史。建造时间最长的科隆大教堂居然跨越600余年,外墙呈烟熏黑色,斑驳陆离。据说,几乎没有一座大教堂是按设计图纸顺利完工的,建建修修、边建边修是欧洲教堂的必修课。 旺多姆广场的毕加索博物馆,伊萨河畔圣母教堂的红砖双塔,歌剧院大街卡尔教堂穹顶上的巨幅壁画,无一不在大修。欧洲的大街小巷,老教堂围着脚手架,古建筑罩着广告画,弥望纷呈,回旋着市声梵音。借着奥赛博物馆大修,米勒、马奈、梵高、塞尚、博纳尔等的传世名画和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才得以从塞纳河畔移师上海世博会。

【年份】2012

【期号】第4期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