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文化中的鸮鸟辟邪观念及在后世的变化
【类型】期刊
【作者】王政
【刊名】华夏文化
【资助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历代民俗诗歌与民俗文化研究》“理论编”研究成果之一 (08JJD840196)
【摘要】仰韶陶鸮鼎本文从商代考古学发现许多“鸮形器”出土的现象出发,尝试揭示殷人以鸮鸟为辟邪物的俗信意识,指出鸮鸟在西周以后转化成“不祥之鸟”的观念变异,并分析一些民间忌鸮心理产生的原因。一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鸮器6件,圆雕4件,浮雕2件。其中507号高5.7厘米,呈深褐色,造型作“鸱蹲”形。鸱之双腿粗壮,尾着地,两耳相连,有小孔,显然是佩戴品。472号高10.6厘米,作墨绿玉浮雕。鸮的形态钩喙圆眼,头有冠毛,颈饰鳞纹,线形流利,有穿孔,也为挂饰物。与此相类,墓中有一件高25.6厘米、宽达8厘米的黑色石磬,双面单线刻划站立状的鸱鸮,长尾内卷,五爪劲健。顶端有穿径1厘米的圆孔,供奏击时悬系。同墓中又出有青铜鸮尊多件。第784号鸮尊高45.9厘米,重16.7公斤,尊口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形象上鸮目圆瞪,双耳耸竖,鸮翅纹饰极细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鸮尊的鸮尾部又铸一鸮面,这打破了“鸮形器”模拟蹲鸱的写实性风格,带有符号标示的味道。“鸮形器”中又有鸮虎组合的特别纹饰,如司母辛铜四足觥(803号)、妇好铜圈足觥(802号)等。器形总体上似虎,觥之流为虎头虎口,但觥的把部又显出鸮面、鸮目、鸮翅与鸮之足爪;构思...
【年份】2009
【期号】第3期
【页码】43418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