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盛宴旁的秘书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刊名】华声

【关键词】 欧陆风格 凝聚人心 员工 文化建设 会议室 县支行 人民银行 信阳市 中心支行 文艺晚会

【摘要】文/杨敏 2010年伊始,随着《中国式秘书》等作品的火暴,他们逐渐成为了坊间的谈资。坊间将他们戏称为“大秘”,他们是机关里不带“长”的秘书,整天忙得像陀螺。 以文辅政、以笔树形,熬眼、伤神、掉头发、损颈椎的是他们;跟随领导、鞍前马后,拎包、端茶、守机子、开门子的也是他们。 在一些人眼里,他们是面目不清的机关“蚁族”,干着最苦、最累、最不招人待见的差事;在另一些人眼中,他们是前程似锦的未来领导,离权力中心最近,占据着能够一览政坛风景的有利“地形”。 小秘书,大生活。想要看清这个群体的真实面貌,只有带着足够的耐心和诚意,走近他们,等待他们除去职业化的脸谱,呈现一张张跟我们一样生动的面孔…… 秘书们的精彩和无奈 加班写完材料,办公室的窗外已经泛白。汪海东低头看看腕上的手表,已经是凌晨4点。春节前后,正是地方政府部门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对办公室文字秘书来说,一整夜不眠是家常便饭。 “早上8:30还要陪厅长去参加一个会,打个时间差,在老婆上班之前跟她照个面,好歹也算回过家了。”连续几夜在办公室加班的汪海东,心里一边盘算着,一边下楼往家赶。 汪海东经常调侃自己属于机关“蚁族”,在他们的圈子中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 “伤脑筋,少睡觉;省床铺,费灯泡;一宿写个大报告,还怕领导皱眉毛。” 又苦、又累、又忙,这是秘书群体对自己职业状态的评价,但在外界看来,秘书岗位则像“官窑”, “进去都是一摊泥,出来变成青花瓷”,意指秘书岗位锻炼人、升迁快。 基层党政秘书,到底是在机关打苦工的“蚁族”,还是经“官窑”煅烧上釉,终能修成正果的“青花”?现实生活中,秘书群体又有着怎样的精彩、无奈和尴尬? 既被仰望又被俯瞰的群体 勤勉、低调,是绝大部分机关秘书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 “他们总是衣着得体,肥瘦适度,一副洞察世事的样子;他们做事有条不紊,不急不躁,随时保持听从领导召唤的姿态;他们一般拎着公文包,悄悄在人群最后落座;他们话不多,笑不多,很多时候总是波澜不惊地点头或摇头;他们走路的时候腰板挺直,慢慢踱着比领导小一点点的方步……” 网友“流年如星”在天涯公务员论坛上,将他眼中的秘书们刻画得栩栩如生。“观察他们,让我体味到机关秘书这个职业的无比微妙,这个群体被底层的人们仰望,又被上层的人们俯瞰,而其自身的沉默和低调,则在更多的时候令人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这个既被“仰望”又被“俯瞰”的群体,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某刊开展的问卷调查中,2757份有效问卷有高达67 010的受访者认为“秘书是一个特殊的职位”,只有20%的受访者认为其“不特殊”。那么,在人们的心目中,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秘书职业的特殊性呢? 调查问卷显示,68%的人认为“秘书与领导接触多,学的东西自然多,因此,秘书岗位是一个锻炼人的岗位”;还有20%的受访者认为,秘书岗位的特殊性与其接近领导的便利性有关, “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有11%的人认为“秘书尽管在幕后,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更有9%的人认为,领导对秘书的过分倚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拐杖化生存”现象。 任何职业,只有置身其中才能甘苦自知。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缪传真,曾经服务过3任县委书记,有着20年机关秘书工作经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如此总结秘书群体的职业状态: “秘书工作是有思想无主见,有成果无形象;在别人眼中,你是有权力无职位;工作性质是有心事无口表;个人形象是有本事没脾气”。 缪传真将机关秘书分为文字秘书和拎包秘书,他认为文字秘书离领导“脑”近,拎包秘书离领导“心”近。在他看来,最让人苦恼的是,给领导写材料的往往不是每天跟在他后面跑的人, “我有时候就很困惑,不知道领导今天讲话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氛围。苦思冥想,只有发挥想象力了。” 但是拎包秘书也有其烦恼,有人形容他们的工作就是守机子、提包子、端杯子、开门子。但是,哪怕帮领导开车门这件小事,也有很多讲究。一位供职于机关的年轻秘书就给记者讲了他经历的一件囧事。有一次,领导调研结束准备返程时,他情急之中为领导开错了车门,领导笑笑,就是不坐,径直走到司机正后面的座位自己开门,众目睽睽之下,年轻秘书很是尴尬。 每一个秘书,都能说出一大堆的烦心事。接受问卷调查的61位有过机关秘书工作经历的受访者,将“秘书最辛苦的工作”排序如下: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47%);写不完的讲话稿(44%);替领导办私事(9%);为领导挡驾(3%)。 那么, “对一个秘书来说,最令人欣慰的事情又是什么呢?”高达62%的受访者认为, “所做的工作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是最让人开心的; “拥有社会资源,得到社会尊重”以及“能够拥有和谐的同事关系”也是选择较多的选项。 好秘书是怎样炼成的 领导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秘书?一个优秀的秘书又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这个问题,著名的秘书学研究学者谭一平先生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秘书既要像只穿山甲,立足现实,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又要像只狐狸,胸怀全局,有勤于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秘书。 “穿山甲一天到晚躲在地底下,埋头打洞穿山,对外面的事它一概不管;而狐狸则整夜蹲在山顶上,望着天上的月亮,想着怎么才能啃一块月亮。如果一个秘书像穿山甲那样,一天到晚只知道干活,没有一点灵气,领导肯定不喜欢;相反,一个秘书像只狐狸,不踏踏实实干活,一天到晚打小算盘,领导也不会欣赏。”谭一平说。 那么,一个成功的秘书,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问卷调查显示, “文字综合能力”、“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工作有计划,做事有条不紊”是排在前三位的选项。 上海市委办公厅的秦德君博士,曾在综合调研处为领导“捉刀”多年,因此也对秘书的职业特点有着精辟的见解。在秦德君看来,秘书必须是“全能型”的,要会写各种不同的稿子;还必须是“研究型”的,平时要多读多看多思,大量积累素材;秘书体力必须是“全勤型”的,要能吃苦、能加班、能连续熬夜;最后,秘书的适应力必须“全优型”,就是对不同领导的风格能有很强的适应力。 为什么秘书的文字综合能力成为“第一能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党政机关对文字能力的倚重? 秦德君认为, “现代社会科层结构,都以文案为基本流通方式。会议、讲话、调研、报告、文件,所有一切都体现在文字上。可以说,文字是现代机关和各种组织正常运行的血脉。没有文字的流动,所有机关、所有组织都不可能有效运转”。 另一方面,“文山会海”的存在、领导讲话的念稿风气、政府规模的扩张、行政事务的不断增多,也导致党政机关文字量激增,决定了文字工作的“不可或缺”性。 在采访中,多位资深的“机关写手”都提到了“文字能力陷阱”问题。正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秘书所言, “当秘书真的把写作当成正道的时候,那便是一条死胡同”。 “你在这个位置干顺手了,领导已经在写作方面依赖你了,如果将你提拔,那谁来顶这个坑?因而,当一些秘书带着神经衰弱、颈椎病等职业病苦苦支撑的时候,他们终于明白了,当一个好的文字秘书其实是一个陷阱”。 相较于“文字秘书”, “拎包秘书”的上升空间又如何呢?秦德君认为,从非绝对意义上说,后者的上升空间更大。原因在于,文字秘书与领导是“单质”关系,“拎包秘书”与领导则是全方位、长时段的联系;再者,越是出色的文字秘书,越会产出晕轮效应和认知定型,容易掩盖其他方面能力,缺少换岗调任的机会。 缪传真也感慨,想做一个好秘书,这个“度”实在不好把握,“《红楼梦》中的鸳鸯就是一个好秘书,当贾母觉得实在离不开她的时候,人家想要娶鸳鸯,贾母怎么肯放?” 是秘书多了,还是事务多了? 做秘书难,做一个好秘书难上加难。

【年份】2010

【期号】第10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