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类型】期刊
【刊名】华人世界
【关键词】 协会 国际 执行主席 上海 艺术家 艺术品 雕塑家 作品 意大利人 装饰家
【摘要】2010 年台北双年展 促反思邀对话 展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开幕。台北双年展两年一届,本届集中了22 位艺术家和2个团队的作品。包含艺术家白双全的流动作品《回家计划》,邵乐人每周日下午于美术馆开课招生的《骚沙舞课》,由麦可·波特诺伊(Michaul Portnoy) 发起的《台北女性实验喜剧俱乐部》等。另有10 场由河床剧团以中文演出国外艺术演讲论文的《演讲剧场》、49 部影片放映的《艺术家影院》等特别规划。 与以往不同,本届双年展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展名。策展人佐赫德说:“这一次的双年展,就是要通过改变展演方式,来反思双年展本身的意义。也就是说提出一个问题,双年展到底能做什么?”一堆横卧在地板上的石头,一个被击碎了的电视屏幕,包括走道上的一处导览台...... 这些都是本届双年展的作品。 而本届的台北双年展的一大特征,就是邀请了许多参加过上届双年展的艺术家来重新参展,同时也以不确定的方式,让本届双年展一直延伸为两年的时间。因此展演框架注重展现双年展自身的历史、机制、形式,这个重新架构的过程,让原本的艺术形式再一次被重新分割、重组。 樊跃、王潮歌跨界建筑展 《风墙》惊艳威尼斯近日,享誉世界建筑及艺术领域的第12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隆重开幕。本届已是中国展馆连续第三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也是即将在10 月份正式开幕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项目之一。5 位建筑师及艺术家以《来此与中国约会》为主题,为中国馆带来包括建筑雕塑、装置、影像及综合媒体等方面的作品。樊跃和王潮歌的作品《风墙》正式进入全世界建筑高端平台的“考验”之中。 双年展开幕头两天,参观者大多都是主办方请来的全世界建筑界顶级人士和世界众多知名艺术家、鉴赏家。王潮歌说:“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对建筑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想到用风来做建筑材料?’。而《风墙》所传达的理念‘大象无形’,也就是表面不能看到的东西,表象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内涵和更丰富的情感都在人们的想像之中,这就是最经典的中国美学。”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馆专家委员会主任范迪安表示," 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一方面表明他们与全世界的建筑师一起在思考建筑的未来,另一方面表明他们在用中国的思维思考建筑。” 黄松坚陶塑艺术展首进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陶塑艺术展览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黄松坚大师是当今佛山石湾陶艺艺术家中杰出人物之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即投身陶塑艺术事业,他博采众家之长,又在艺术创作中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将中国国画与公仔人物融为一体,对陶艺人物创作,能工善意,融汇古今而创新,被誉为“石湾贴塑陶艺的拓新者”。 此次展览,将展示黄松坚大师50 年来从艺创作的120 多件代表作品,其中有《幸福临门》、《禅宗达摩》、《陆游咏梅》、《把酒临风邀牛斗》等12 件原创作品。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开幕致辞中说,在自身深厚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如何与当代审美相结合?黄松坚的实践以及作品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他的实践说明民间艺术在当代世界上站得住脚。 其作品《龙之尊者》以深厚的雕塑功底、娴熟灵活的技法,熟中求变,给观赏者带来的是一种脱去仙道形象塑造模式的新奇之感。在今年上半年深圳的一场艺术拍卖会上,《龙之尊者》拍出了336 万元的高价,这是石湾公仔历史上拍出的单件作品最高价。近年来,从作品《承前启后》到《承先启后》,黄松坚首次运用了中国汉代石雕的大写意结构塑法和西洋大雕塑的块面结构塑法, 在一座长、宽皆约1 米多的“大山”形象上,矗立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伟人”的塑像。对此,黄松坚谈到:“石湾已往的人物陶塑作品,大多都是一件作品集中表现一个人物或同一时代的一群人,要在一尊陶塑中同时表现不同时代、不分主次的四位领袖伟人,还是很有难度的。”今年初,黄松坚运用了中国大写意结构塑法和西洋大雕塑手法,创作了一套三件的铜铸作品《东方三圣》,分别是“老子”、“孔子”、“禅宗六祖”。这是黄松坚首次将石湾公仔变成城市雕塑。 芭蕾舞剧《欢聚》上海《欢聚》场景倪有鱼《颠倒的风景》近日,在上海外滩美术馆,英国媒体艺术家举行了新作品《欢聚》首演。《欢聚》是世界上首个由观众设计、编舞和作曲的芭蕾舞剧。演出不会有任何的彩排,现场的观众就是表演者,对灯光与音效的编排做出反应,在舞台上自由随意地展现和发挥。《欢聚》的配乐由波兰作曲家Peter Broderick 创作。作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公众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这将是该艺术演出在中国的首演。此次公众系列活动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英国文化与创意以及体现中英两国合作之精彩和广泛的大好机会。在2010 年下半年,《欢聚》将应英国电子艺术代理公司SCAN 邀请参加在伯恩茅斯广场“从内到外艺术节”(Inside Out Festival) ,这将是在欧洲的首场演出,随后作品将呈现在伦敦的泰特英国馆。 王小慧与10000 个梦梦想者在车模上作画“ 王小慧:2010梦想计划”是王小慧与她的团队在完成世博会主题馆之“城市足迹馆”总设计之后,在世博年的又一奉献。 “梦想计划”是王小慧艺术历程中全新的艺术探索,在2000 平方大空间中以多媒体装置艺术呈现的几件大型作品,表现了王小慧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艺术面貌。 “ 梦想计划”是王小慧与万名青年梦想者共同的艺术创作,已持续近半年,活动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因此展览具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强的包容性。它与其它展览不同,梦想者随时都可以通过电子互动平台和其它方式加入“梦想计划”。展览本身也成为开放与互动的平台。 “梦想计划”又是一项大型的“行为艺术”,每个环节都包含了创意和互动。它始终处在过程中,因此会呈现无限多样的可能性。 九月于上海城市雕塑馆开幕的展览是“梦想计划”新的开始。它会吸引更多的梦想者投入。“梦想计划”明年将在全国几大城市巡回展。每个城市的巡回展都会展现不同的艺术面貌。 展览开幕式上将给“梦想计划”中评选出的六位“青年梦想家”颁奖。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故事,都会给人意外的惊喜。“ 梦想计划”全程由MINI独家支持。王小慧绘制的一辆MINI车将在上海展览中首次亮相,并将在全国巡展。 “王小慧:2010 梦想计划”大展于9 月26 日—10 月6 日在上海淮海西路570 号红坊创意产业区的上海城市雕塑馆展出。策展人王慰慰联手策展,以“心镜”为题,围绕“艺术使生活更美好”,展示艺术在生活中的实践,为观众们带来一场趣味生动、充满活力的艺术体验之旅。 第三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心镜》以中国境内的年轻艺术家为参展对象,在试图讨论当代艺术最新动向的同时,呈现新生代们如何面对这个越来越现实的世界和他们那自身成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生活。他们或批评、或调侃、或沉思、或纠结,或顺其自然,或自得其乐...... 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深刻的思索和轻慢的戏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享乐的人生态度,夹杂并行,却无关对错。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均为中国境内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分别出生在上海、北京、四川、山东、广东、江西、新疆、内蒙古、哈尔滨等地,主要在杭州、北京、上海和欧洲接受艺术专业教育,所学专业涉及绘画、雕塑、设计、新媒体等,大部分艺术家从2005 年起开始展出作品,一部分艺术家则从2008 年才开始参与首个群展。他们的作品近年来主要活跃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以及横滨、马赛、纽约、巴塞尔、佛罗伦萨等国际艺术机构。作品涉及日常环境、自然、传统反思、生物学、个人历史、自我观照等方面内容。形式也颇为丰富,包括绘画、摄影、录像、雕塑、装置。上海当代艺术馆每两年推出的由馆方自办的文献展(MoCA Envisage),始终以崭新世纪里的中国当代艺术为研究主体,从大范围上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与潮流。
【年份】2010
【期号】第10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动态 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