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美学研究及现实意义

日期:2015.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程勇真 

【刊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关键词】 怀古诗 园林 山水画 现实意义 废墟美学

【摘要】中、西废墟美学各走过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它们的历史渊源、审美特征也是不同的。废墟在西方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始于15世纪对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壁画等艺术的发现,至18世纪末,对废墟多愁善感的缅怀才终于渗透进入各个文化领域,至20世纪,本雅明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拾荒者,收集着现时代的各种残渣与废料,以揭示被现代生活遮蔽的某些真实图景,挖掘现代性的一些神秘经验。中国废墟美学精神自商周以来,主要体现在怀古诗、山水画及园林建筑等艺术中,至当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工业废墟代替历史废墟成为废墟的主体形式。对废墟进行美学研究是必要也是有意义的

【年份】2015

【期号】第2期

【页码】63-66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