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见滇南琼玉之美:赏建水紫陶茶器
【类型】期刊
【作者】张楠
【刊名】海峡茶道
【摘要】它有五彩斑斓的色彩,又有泥土的沉静与稳重;有陶器的质地,又有瓷器般的响声;有琉璃般的质地润泽,又显现出古朴斑驳的陶变机理——这就是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是对云南省建水县生产的细质陶器约定俗语成的称谓。这种鲜见于文献记载,在中国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器具,时到今日,真正能够熟知这种陶器制作的工匠亦不足百人,使这一古老的传统制陶工艺仍然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或许是和这建水陶有缘,原本对此一无所知的我,却有幸在一次的云南旅行中遇到了让我为之倾心的建水紫陶茶具,与它相遇相识,欣赏到它别具一格的美好。 磨陶如杵现莹润 看到眼前的这把壶。第一个闪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呢?线条优美、泥料纯正的紫砂壶。是的,如你一样,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一把紫砂壶。其实不然。若你仔细地端视,定能发现其中的端倪,这形制优美的提梁壶泛着莹润的光芒,那是上好的紫砂壶包浆之后也鲜有的光泽,用手抚摸,细腻油润,毫无陶器的粗糙摩挲之感。归属于陶器的紫水陶能有这样的质感,得益于它精良的打磨工艺。 “磨陶如杵”,指的正是紫水陶打磨之术的艰难。紫陶初出窖炉时,表皮粗糙一身火气,无金玉之光。因泥料无砂尚感细腻,经过精细的打磨而使紫陶明亮如镜,也因高温的焙烧,陶质坚硬若铁,人工打磨异常艰难,不得不先用粗砂去糙,随后用细砂均匀地除去粗砂打磨时留下的拉丝,然后再用油石将坯面磨光,使用磨工各自珍藏的光石进行抛光细研,最后用油脂对陶器进行周身擦拭让其浸透,以除却表皮上细微的灰蚀。
【年份】2011
【期号】第10期
【页码】5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