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人工草场粘虫危害的防治报告

日期:2009.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肖和周 冉启煌 

【刊名】贵州畜牧兽医

【关键词】 山区 防治报告 作物叶片 人工草场 危害 粮食作物 粘虫 农业害虫

【摘要】粘虫学名Myth imna separata(W alker),鳞翅目,夜蛾科,异名Leucan ia separata W alker,别名粟夜盗虫、剃枝虫、行军虫,俗名五彩虫、麦蚕等。寄生在麦、稻、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等16科104种植物上。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是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2008年7月,我县中寨乡人工草地发生一起粘虫虫害,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2008年4月中寨乡建植人工草地240 hm2,4月30日播种结束,所种牧草品种有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7月2日,县草原监测中心接到中寨乡畜牧兽医站报告人工草地发生虫害,涉及中寨、清溏、勤俭3个村,危害面积达240 hm2。在此之前,我县未发生过牧草虫害。7月3日我中心进行了调查。2调查方法2.1虫口密度用随机抽样法,即用1 m2的样筐随机抽取5个样点,清数样筐内的虫体头数。结果见表1。表1粘虫虫口密度统计抽样序号1 2 3 4 5平均虫口密度(头/m2)37 40 37 36 38 3...

【年份】2009

【期号】第2期

【页码】47

【作者单位】贵州省沿河自治县草原监测中心;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