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美术中的维摩诘题材释读

日期:2004.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纳一 

【刊名】故宫博物院院刊

【关键词】 经变 垂范 维摩诘 《维摩诘经》 单体画像 《文殊师利问疾品》

【摘要】维摩诘题材是中国佛教美术中最为重要且常见的题材之一。早在佛教东渐之初的两汉时期,以维摩诘为主角的《维摩诘经》已经被介绍来中国,伴随经典的翻译传播,维摩诘所代表的融通世、出世间,注重理、行不二的大乘佛教理念在中国寻得了大众,特别是具有儒家传统而兼出世情怀的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可,而经中表述的丰富多彩的情节与生动鲜明的形象更使得维摩诘成为远自魏晋以来,广及绘画、雕塑以及诗歌、戏剧、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重要题材[1],这使得它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甚至超出了其于宗教范畴内的意义。本文拟就维摩诘作为美术题材的发生、发展及其通例表现形式的宗教蕴意作通览性的考察与探究。

【年份】2004

【期号】第4期

【页码】96-109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