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建筑(二)

日期:1998.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蒋博光 

【刊名】古建园林技术

【关键词】 满族建筑 皇宫 古建筑

【摘要】1626年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大统后,在其原建王府的基址上扩建皇宫,由南至北为大清门外南琉璃照壁墙和它以北的东西各五间的朝房,奏乐亭,内三院(后改内务府)以及宫墙外的东西下马碑,西下马碑迄北的轿马坊。1637年(崇德二年)又建了文德坊,武功坊,及东、西华门。进了大清门向北为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高台五宫、西小配宫、后面便是御膳房、宫仓、内楼等生活所需的附属建筑。崇政殿以南为皇太极视朝的所在,以北基本上属于皇太后及后妃的寝宫。并在大内宫阈内外建有果棱、熬蜜房、粉子房、炭楼、库房、亲随值宿的“堆子房”等。大清门是皇宫的正门,就是午门。建于1632年(天聪六年),南向、五门九棵大木,前后出廊硬山造,瓦顶宽黄琉璃瓦绿剪边。像头及博风砖,为琉璃瓦件,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井异兽。当时是文武百官候朝之所。进人大清门中间为御路,向北百米登月台,便是崇政殿(俗称金驾殿)。殿面阔五门九模大木,前后廊大式硬山、周围是雕有微磷、狮子、梅。葵、莲等纹饰的石栏杆,望柱下为嫡首。屋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挥头、博缝板及正垂脊筒,除纹饰与大清门不同外,亦为五彩琉璃。殿内“澈上明造”,椽望满绘飞云流水,梁架为和努彩画。廊柱为方形红色梅花柱,檐柱为...

【年份】1998

【期号】第4期

【页码】37-40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