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比为兴诗学的价值与内在机制
【类型】期刊
【作者】钱叶春
【刊名】飞天
【关键词】 玲珑 盛唐诗歌 兴象 写作理论 根本原因 修辞学 重要价值 内在机制 意境美 诗学意义
【摘要】从修辞学上来说,运用兴的写作方式是形成盛唐诗歌兴象玲珑意境美的根本原因。而兴的写作理论一直没有明确地提出来。这与学界一直没有弄清比和兴的转化问题有关。本文首先论述了兴对于盛唐诗歌意境特点的重要价值,接着从比与兴的区别中揭示两者的联系,从而弄明白了化比为兴的内在机制和方法,最后探讨了化比为兴的诗学意义。由此,可以说,富于兴象的诗歌创造并非仅仅是灵感的偶然发现,而是可以自觉地运用化比为兴的方法来创造诗歌兴象玲珑的意境美。 一、“兴”对于形成 盛唐诗歌意境特点的重要价值 明代胡应麟概括盛唐绝句的特点为“兴象玲珑”,如《诗薮》言:“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盛唐绝句的这一特点可概括为盛唐诗歌的意境特点。罗宗强先生也曾说:“盛唐人写诗,追求兴象玲珑。”[1]可是,胡氏也以“兴象玲珑”评介《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及诸杂诗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词藻气骨,略无可寻,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2]可见,兴象玲珑其实是意境的一种完美状态。胡应麟对这种诗歌意境美的崇尚,是继承了宋代严羽的诗学思想。严羽在其《沧浪诗话》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年份】2010
【期号】第14期
【页码】43196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