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早期石窟空间结构中的儒家思想观念初探——以隋代以前石窟中窟顶和四壁造像为中心

日期:2007.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屈直敏 

【刊名】敦煌学辑刊

【关键词】 隋代以前 敦煌石窟艺术 空间结构 佛教石窟 思想观念 早期 造像 儒家

【摘要】关于敦煌石窟空间结构的研究,目前学术界着墨甚少,主要有:宁强《论敦煌石窟艺术的基本结构》、张法《空间形式与象征意义:佛教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演化》、娄婕《论敦煌石窟艺术的空间构成》等三篇论文。宁强的论文主要从闭合式的空间处理、对称式的组合原则、稳固型的界面结构和一体性的设计思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敦煌石窟艺术的基本结构特征,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初略的探讨①。张法的论文主要从石窟建筑形式上论述了佛教石窟从印度到西域和汉地的传演过程,揭示了佛教石窟从苦修之地变成崇拜之地、从对死(涅槃)的冥想转为对生(现实)的沉思、从对人生苦谛的寻味演为对人生幸福的追求这一功能性的转变②。娄婕的论文主要以构成敦煌石窟艺术的建筑、雕塑、壁画等三要素为中心,对敦煌石窟展示的视角效果,造型艺术的审美和体认,独特的宗教审美意味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揭示了敦煌石窟佛教艺术的神奇魅力和功能③。笔者不揣简陋,拟就敦煌石窟空间结构中所反映的儒家思想观念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敦煌石窟的建筑形制丰富多彩,在建筑形制上,总括起来主要有六类,即:中心塔柱型、覆斗型、大佛窟、涅槃窟、殿堂窟等。本文主要以隋代以前洞窟窟顶的形制,即覆斗顶、人字披、前部人字披...

【年份】2007

【期号】第4期

【页码】257-265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