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有两幅《长江万里图》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李晶晶 

【刊名】读者欣赏

【关键词】 艺术手段 艺术实践 状态 观众 艺术开拓 艺术展 艺术家 创作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摘要】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两位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在“2011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年至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于今年重新上色完成的作品。两幅作品和两位画家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上世纪70年代的回忆 1970年,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教师的袁运甫被下放到石家庄附近的李村某部队干校劳动。与他一起被下放的还有祝大年、吴冠中等人。1972年的一天,部队领导把袁运甫叫去,说上面来函要把他调回去,为正在筹建中的北京饭店新东楼设计一幅大型壁画。当时周总理特别指出,宾馆布置要朴素大方,要能反映我国悠久的历史,要有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要挂中国画。 袁运甫回到北京后,被安排到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到,与建筑组一起工作,与他共事的有建筑师陈德兰、刘永梁,还有一位老朋友—负责室内设计的奚小彭。袁运甫与李可染这些老先生的任务还不一样,他需要和建筑组一起,完成北京饭店大堂的壁画。

【年份】2012

【期号】第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