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艺网:财富集中在哪些人群的作品上?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东方艺术·大家

【关键词】 邓拓 绘画作品 中国古代绘画 修复 苏轼作品 艺术珍品 文化财富 捐赠 美术馆 中国美术

【摘要】对艺术品而言,资金总是集中在少数的艺术家作品上,“安涅丝艺术指数”依据劳伦茨曲线计算出的艺术品市场“类基尼系数” 更是说明了这一现象。总体来看,从上世纪初到80年代各个年代出生的艺术家群落,“类基尼系数”都比较大,其中市场资金分配不均衡最明显的为1920年代 的艺术家,而70和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因为其艺术价值还在不断地积累和成长中,市场资金在这些艺术家中的分配相对来说比较均衡。 同时“安涅丝艺术指数”,又对历年来每个年代的艺术家市场拍卖作品均价表现最好的TOP10艺术家做全面的统计(如右图),得出1910年代、20年代和60年代的艺术家作品拍卖市场的作品均价远高于其它年代的艺术家作品。融艺网对其这一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1910年代艺术家TOP10的艺术家作品均价是最高的,以常玉和徐悲鸿为例,从2000年到现在所上拍的作品, 平均每幅作品的均价分别达到了1270万元和1149万元人民币。从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角度来看,10年代艺术家可谓开天辟地的一代,像常玉、潘玉良、沙耆等人走出国门,把西方的油画艺术带入了中国,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文化的气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年份】2011

【期号】第10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