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 一沙一乾坤的绘画世界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木木 

【刊名】东方艺术

【关键词】 马路 具体形象 新表现主义 形而上 想象空间 传统中国绘画 肌理 作品 潜意识 影像世界

【摘要】"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有限和无限,具象与抽象,物质与非物质就这样连接到一起。个人总是有限的、是具体的,高傲时是一朵花,卑微时是一粒沙,只有心是无限的:包容世界,囊括乾坤,心之大,只有通过绘画才能看到:其形、其色、其质感,钩沉联想。由此,绘画的颜料、画布、画框都不再是物质。"在1978年恢复高考后,马路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与同期的大部分艺术家一样,马路在美院获得了扎实的写实绘画训练。1982年和1983年马路两次获得德国DAAD基金会的奖学金,使他有机会进入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深造学习,而此时正值德国新表现主义的高峰时期,大量表现性绘画的视觉冲击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对马路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他特曾在自己的《创作感言》中谈到:"表现主义的创造源于‘内在的意象’、‘内在的经验’和‘内在的需要’,表现主义的目的是要传达强化了的感情表现,表现主义的媒介是色彩和线条的动态张力,表现主义精神的载体是幻觉与想象。"但对于新表现主义表现技法的谙熟,和在非母语状态中精神上轻微的隔阂状态,却并未让马路停留在对于新表现主义风格的亦步亦趋之中,种种思虑与挣扎的痕迹也明显地表现在他早期作品酣畅淋漓的表象背后。

【年份】2012

【期号】第19期

【页码】70-71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