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风险评估演绎“三无”拆迁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余次 

【刊名】当代党员

【关键词】 “三无” 群体性事件 新时期 演绎 拆迁 风险评估 渝中区 安全事故

【摘要】拆迁被喻为新时期“天下第一难事”。 近年来,渝中区危旧房动迁17万人,却创造了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无大规模集访的“三无”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渝中区的六字秘诀:风险评估机制。 未雨绸缪 雨后,十八梯一家院里花开了。 阳光舔上残墙,像一幅油画。 “莎,快把麻将桌子摆起。”张先珍一见天晴就手痒。 “我洗衣服呢!”儿媳王莎在屋里答。 屋子没阳台,院里十几家人都看天洗衣服。 “最近天天下雨,家家都堆满了脏衣服。”王莎忙着到院里抢晾晒地盘。 屋子很小,只有30平方米,张先珍老伴留下的。 进门是小厨房,往里是木板隔出的两个单间。 最里一间屋,完全没光,如同深穴。床尾一个泡沫箱是衣柜,床头板凳就是桌子。 张先珍在“穴”里,一住就是40年。 邻里很和睦,偶尔也有磕绊。 前两天,十几家人就吵了一场——暴雨堵了下水道,淹了好几家人。 下水道很脆弱,一遇暴雨就堵。找人疏通下水道,花了200元。为凑钱,十几家人闹了别扭。 结婚八年了,王莎还是不习惯,“十几家人共用厕所,洗澡、方便就像农民工赶春运”。

【年份】2011

【期号】第1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