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屋顶”建筑与雕塑交媾艺术

日期:2004.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吴天 

【刊名】城乡建设

【关键词】 不锈钢 现代雕塑

【摘要】建筑是一幅骨架,雕塑则是包裹骨架的肌肤。骨架是支撑造型的主心之骨,骨与骨相搭构则生其象。肌肤是包裹骨架的血脉之情,情与情相交融则生其意。意与象的交媾则生其神器。古言:形而下者谓之器”。骨架无肌肤则是一幅枯骨之器,肌肤无骨架则是一堆臃肉之器。臃肉包裹枯骨则是一具残僵尸之器。做器者,在于知其骨架与肌肤的交媾;在于知其道与器的法度交融,方能造出具有生态文化的神器。(一) 中国“大屋顶”建筑它是以一副骨架意象作为功能结构的基本形态。形态在于骨与骨之间的阴阳搭接;形态在于骨与骨之间的榫卯交媾;形态在于骨与骨之间的“钩心斗角”。搭接、交媾、斗角,则是造器的主心之骨。骨则是空间形态的标志,骨则是居住功能的划分,骨则是技术尺度的法则。标志、划分、法则,则是中国“大屋顶”建筑的民族属性的特征。 骨与骨之间阴阳搭接的形成,它出至于人类本能的属性。换言之,骨与骨之间阴阳搭接的形成,在于使用捆绑缠绕为固定支架,与鸟类做巢编织有着动物共同的天性。因此骨与骨之间的阴阳搭接形式不具备智慧的要素。 骨与骨之间的榫卯交媾形式,它出至于人的智商要素。榫卯交媾形式,在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则为我们提供着原始实物的地梁圆形卯孔...

【年份】2004

【期号】第10期

【页码】18-19

【作者单位】成都电视台;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