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走向市场才有活力
【类型】期刊
【作者】冯华
【刊名】城乡建设
【摘要】建筑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定时期文化的缩影。建筑物既是实用之物,又是一种文化形式。建筑与雕塑相结合,更丰富了这种内涵。从历史上看,许多布局严谨、造型古朴、个性突出、群体协调的建筑,无不以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塑为装饰,不仅使建筑物丰姿异彩、熠熠生辉,而且生动地记录了社会文化活动的嬗变和人类历史的演进。因此,有的专家指出:建筑是一种社会性的象征,它既不是纯物质的、纯智力的,也不是纯心理的,而是这三者的综合。舒适度和个性化则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建筑社会性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内涵,它要求建筑物通过各种要素的投入和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结合,既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也要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那种把建筑仅仅看作是“居住机器”的观点,在国内已为世人所抛弃,在国际上早已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建筑的社会性特征,还客观地要求建筑业与雕塑业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协同起来,在互动中共同创造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富有时代精神的建筑艺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我国建筑与雕塑的结合源远流长,既紧密,又巧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仙境”。山西省灵石县的静外村有个王家大院,是一座建在背风向阳黄...
【年份】2004
【期号】第10期
【页码】8-11,4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 1、时间证明永恒的魅力 作者:陈钟洪,高育文 年份:2002
- 2、修行人间:艺术家朱铭 年份:2010
- 3、朱铭的艺术新修行 作者:孟玉芳 年份:2010
- 4、现代雕塑里的东方精神——杨英风的不锈钢景观雕塑 作者:杨洋 年份:1996
- 5、环境与雕塑——评关根伸夫环境艺术研究所作品 作者:李宛华 年份:1988
- 6、费利克斯·鲁林的城市雕塑 作者:景献钰 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