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一朵火山云 2010欧洲四城纳杂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刊名】城市画报

【摘要】文·阳应霁 图·陈迪新 家课制作 1.礼崩乐坏 如果你在4月16日意大利时间下午4时打通我的手提电话,你会听到的是一声惨叫——我其实还未来得及对冰岛火山灰于一周内造成的混乱先知先觉先行一步。我当时几近发疯,慨叹的是整整两天半在米兰城内急步走遍各大展场和主要牌子陈列室,几乎全无新意毫无惊喜。干山万水来这一趟,后来还冒着要做火山难民的险,我这只四月候鸟难道要决定终止我20年来从未间断的动作?又或者索性更实际地改作意大利美食之旅,再不管它什么劳什子家具设计,索性把门嘭一声关掉逃入厨房算了。 从前必恭必敬朝拜的大牌如Flexforrn、Driade、B&B ltalia、Molteni&Co,从不叫人失望的Kartell、Established&Son甚至老将Tom Dixon与Ingo Meurer,今年交出来的功课都叫人失望。 所谓失望,当然不至于座椅床铺坐下去就会翻倒那么儿戏。但这些生产设计经验丰富的龙头老大未免过分小心,越怕输不起就越交出十年八载都没有什么变化的行货,很有上了岸就不能再下水以免沾风着凉的感觉。一向在宣传上爱炫耀造势的Ka rtell今年十分收敛,Established&Son也不再花钱在展场布置设计上,把力气集中在投资较小的小型家品系列上。Ingo Meurer毕竟老了,Tom Dixon亦越来越像个推销员。 是金融海啸余波?是生产商越见因循保守?是设计人才青黄不接?是媒体公关宣传用力过度反高潮?是绿色环保设计观念来势汹汹打残了家俱界旧日奢华浮夸造作姿势?反正都是原因都是症结,纠缠到今天终于集体原地不能动弹,不进也就是退步。 走到主展场历来展示新秀作品的Salon Satellite展馆,几百件参展作品大同小异,我跟身边朋友抱怨说明年索性取消这个馆算了,唯一看得上眼的是由日本女设计师Nao Tamura [www.nownao.com]用硅胶薄压做成树叶一样的一套厨中盛器,可卷可折且呈半透明绿调。这些轻薄的作品分明又是日本设计师一向最懂在西方市场上赖以定位的东方禅意日式诗意小聪明,如果技止此矣,想来也有点悲凉。 事情是否糟糕如此?神推鬼使爆出一团火山灰,迫使我在余下三天继续留在米兰,礼崩乐坏已是事实,索性逃离既定观展路线,看看悲观到谷底会否有乐观新发现—— 2.各走各路 老友见我越看越扫兴,特别是过去高手云集的Zona Tortona展区竟沦为不堪看的杂货摊,急急挟持我前往今年新开发的个展区VenturaLambrate。 其实众多有识之±对这几年的米兰场外展主流泛滥已有牢骚,所以也联手打造新空间新角度,看中位于米兰市东北边陲的一个旧工业区及居民点。自从设计杂志集团Abitare数年前把编辑总部搬迁至此,设计艺廊Plus Design [www.plusdesigngallery.com]和LAP艺术项目[wwwLambrettoartproject.com]在此落地生根,几栋专门“安置”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公寓/工作室大楼已先后落成,这个社区慢慢汇聚人气,今年终于大展拳脚。一众荷兰独立设计师,三家设计院校,LAP艺术项目策展的13.798grams of design以及人气新贵Maarten Baas【www.maartenbasscom】合共22个单位都在此登场较量,一时间口碑载道,都说若只来这里一看也不枉米兰此行。 果然还是这些未受大品牌相中的设计师有胆色有创意,从实验性原创性艺术性到实用性都有所顾及。这也许就是今后设计走向,要不就是功能先行的日常用品,要不就是独一无二的可入博物馆和被私人收藏的边缘创作,消费者自行平衡两端,最没有希望的就是居中不上不下的平庸货。 Lambrate这新区走一转,三家甚有名望的院校分别策有专题展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由产品设计系系主任Tord Boontje领军,进驻一家旧工厂,以Hote RCA为题,分别用近年硕士毕业生的作品响应一家旅馆各个区域的功能设计。位于意大利Treviso的Universita IUVA di Venezia就以made in lUAV为题,展出一系列实验性作品,挑战当代设计的过分规格化和缺乏人情人性。而荷兰的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更直接以Questions为展览主题,20多个同学都分别问大家一个生活上的问题,严肃如“我们怎样脱离物质生活?”,贴身如“你喜欢在哪里洗澡?”,直接如“我是否我的计算机的奴隶?”,暖昧如“毛发会激发什么遐想?”… 同学们都会用一项设计去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这项设计却并非一定是一件产品,这就是成功的设计课程予人深刻启发之处。 3.疯骚下去 当年上设计史第一课,英国教授劈头就说设计是解决问题,听来半信半疑的我到如今倒更确实地认为设计就是制造问题。 话分两头说,有的设计师单纯为了表现自己的个人才华,天花乱坠画蛇添足,为消费市场增添其实并没有必要的又一件产品。但也有些设计师面对当代社会总总人事矛盾,研发创作出叫人眼前一亮的对象,企图去刺激群众的想像,尝试去拆解越来越无意识的惯性消费困局。两类设计可能只是相差一线,也看消费大众有没有这个悟性去领受。 本来无一物这种理想生活境界看来对我等凡夫俗子未免过于高远,我们还是愿意与那些疯疯颠颠的设计师们一路风骚下去。当中有巴西双杰Campana兄弟在Edra发表的金光灿灿的单椅和毛茸茸的沙发,对奢华族群冷嘲热讽:有英国装置雕塑艺术家也就是上海世博英国馆的设计者Thomas Heatherwick为Magis设计的360度陀螺形坐不定的座椅;有Campeggi设计团队的火柴头摇摇椅;也有意大利国宝级设计老将Gaetano Peace-口气设计创作的61张红白绿三色Resin塑料桌面,并合成意大利地图以庆祝明年意大利独立150周年纪念。 在惊为天人拍掌叫绝之际,我倒抽 口凉气还好,我没白来,我总算在现场。 4.天边一朵云 摸黑起早,拖拉着两大箱行李往两条街外的火车站乘搭机场巴土往米兰Ma[lensa机场。昨天夜里还刻意上网办理登机,还庆幸机场状态比其它欧洲城市的机场要好,是少数没有封闭的几个之一。 巴士准时6点开出,6点45分该到机场,航班是8点30分,时间绰绰有余——一切都在安排之中,可以在窗外还未天亮的这行驶的车厢中小寝一下,朦胧中赫然出现的是那一朵白色的火山云—— 猛地惊醒,接着下来发生的都足以成为日后茶余饭后拿出夸夸其谈的材料。来到check in柜台前,才知道机场已经宣布封闭,所有长短程航班取消,重飞无期。无论如何,下班飞柏林的航班原是明晚才开出,座位本已爆满,再等就是再天再后一天。 本来比预计在柏林正式工作前就到达,周末两天可以熟悉一下环境,怎知跑出这朵火山云,说明我跟柏林还是缘份未到。其实说来从旅途出发当晚就开始误点,这趟欧洲之旅恐怕是一直有时间落差乱局。天上的事情归天上管,我们顾得来地上走动的就已经万幸。 此刻手机短信一个接一个,急欲赶回伦敦的朋友即使想以500欧元买一张欧洲之星的车票,在网上正要付钱就再进不去。相传机场关闭前最后一班经杜拜转飞回亚洲的一张机票叫价6千欧,比平日贵了几倍。 天边一朵云,把全世界人的行程都打乱了,身边一众好友都分别滞留米兰、罗马、法兰克福、伦敦,香港….繁荣各地经济也靠大家这几天努力消费。赶回火车站排队买明日往柏林的车票,把火车票拿到手的时候跟售票员说这场面有够混乱的,怎知他严肃地说这简直就是惨剧。 5.火山难民 既然无法飞上天,即使无论如何决意一掷千金也飞不了,唯一可以自由自在飞来飞去的就是我们手机之间的短信。在从米兰经Basel转往柏林的火车上,我发出去和收回来的短讯都是又惊又喜又怒又怨的内容。老友红白蓝又一山人仍然滞留伦敦,恐怕正在泡书店逛画廊。设计中心的老友W刚在米兰聚过,放弃米兰机场,自行乘火车赶赴罗马,希望驳得上改订的两日后回港的航班。熟悉的香港一众采访和摄影记者朋友们的欧洲工作行程也完全被耽误了,编辑部迫不得已指示得放弃未完成的工作,设法尽快回港。我那些定居在伦敦的香港老友,几经辛苦从米兰乘火车到瑞士再转巴黎,不知用什么天价才买得Eurostar两张车票,总算有望回家。 我不服气,仍然望天打卦,希

【年份】2010

【期号】第10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