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善的诱惑与恶的恐吓——藏密造型艺术形象的审美阐释
-
作者:
贾一心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传佛教
造型
绘画
雕塑
-
描述:
抽象深奥的佛教义理往往借助于直观艺术的载体表现出来。藏传佛教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传达着佛理 ,以善的诱惑导引着广大的信徒 ,以恶的恐吓威胁着各种“心魔”。本文就藏传佛教密宗的造型艺术进行了分析 ,认为其所蕴含的审美因素 ,表现了藏族人民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
回族儿歌的教育功能初探
-
作者:
马燕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心灵创伤
好奇心理
孩提时代
豆饭
道德品质
给你
又香
心灵深处
一团团
-
描述:
在回族民间文学宝库中,青海回族儿歌象一颗晶莹的宝石,以其玲珑剔透的美感和朴实无华的内容,吸引着广大回族儿童世代传唱,经久不衰,使之成为回族学龄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在传唱中,他们从心灵深处享受到了欢乐,丰富了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同时受到了德的熏陶、美的哺育和童心的启迪,从而促进了他(她)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拟就回族儿歌对儿童的教育功能,谈几点看法。
-
热贡佛像雕塑艺术的工艺技术初探
-
作者:
赵清阳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热贡
佛像雕塑艺术
-
描述:
文章对热贡佛像雕塑艺术的工艺技术从其分布、来源、品类、艺术特色,技术传承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
《米洛的维纳斯》和《欧米哀尔》
-
作者:
雨田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欧米哀尔
下半部
艺术创造
人类艺术
古代希腊
法国国王
希腊雕刻
现实美
艺术杰作
-
描述:
希腊断臂女神维纳斯的雕象原作于一八二○年,在希腊米洛岛山洞里为一个农民所发现,后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将其交给巴黎的卢浮尔博物馆陈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之杰作的《米洛的维纳斯》。这件高约两米的女性站像的雕塑,乃是以创造性地再现古希腊女性美为目的的艺术杰作。其人物的身材十分匀称,体态健美,肌体圆润而生气焕发,人物曲立凝视,仪表以及下半部的衣纹,线条都极为柔和与自然,充分体现了古代希腊的女性美和古代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因此,法国卢浮尔博物馆将其作为
-
热贡艺术特征论
-
作者:
辛茜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
绘画
雕塑
热贡艺术
-
描述:
热贡艺术在继承藏传佛教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仅吸收融合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艺术的特长,同时也受到汉文化及西夏文化的影响,进而形成了独自的艺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