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创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92 条
-
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
-
作者:
赵洪琦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
现代文学
小说
-
描述:
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书画艺术,这是前世的注定,亦是我的宿命。每有创作的冲动,提笔屏息间,总似有一首熟悉而陌生的歌谣从天际飘来滚落于心底。那优美舒缓温暖深情的音符缓缓地升起、弥漫、缭绕,是那样的清晰又是
-
现实的选择:重回民间的现代工笔复兴:从陈白一《闹元宵》形式风格的两个源头说起
-
作者:
易英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中国工笔画
艺术思想
艺术风格
艺术家
形式风格
现实主义传统
民间艺术
中国画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一、《闹元宵》——陈白—工笔画的转型《闹元宵》无疑是陈白一先生璀璨的工笔画生涯中关键性的转型之作。以一件作品作为一个转折点,常常会使我们忽视画家创作探索的过程和语境。然而作品毕竟是艺术家的足迹,从这
-
简简单单
-
作者:
虞明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思维观念
变革与创新
技法
困惑
明清
绘画语言形式
打破常规
传统文化
争议
-
描述:
是延续着传统还是等待着变革与创新,这是当下一直被争议不休的话题。很多时候我很困惑、迷茫而不知所措。宋元精美绝伦的工笔让我叹为观止,明清畅快淋漓的水墨让我如痴如醉,而当代的绘画却让我耳目一新!形式的构成、层出不穷的材料与技法的运用、打破常规的思维观念总叫我眼花缭乱。以至于方向总有飘忽不定的时候,也许是出于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那么点保守,自己也就喜欢上了带点文人气的绘画语言形式。
-
捕捉自然与生活最美的瞬间
-
作者:
赵洪琦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求真
当代美学
艺术理念
捕捉
文友
文学艺术
工笔花鸟画
自然
宗白华
田间劳作
-
描述:
西双版纳,在回味少年时期随支边亲人流落他乡的苦痛之时,也一次又一次为狂野的版纳风情欢呼腾跃不已。我也常在湘山楚水间为收集创作素材而奔忙。这些时候我都是揣怀着一个想法:敞开自我灵心,捕捉自然与生活中的最新
-
林凡 国画作品选
-
作者:
林凡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凡
-
描述:
林凡 国画作品选
-
向水英人物画的美学追求
-
作者:
范诚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作品展
艺术效果
少数民族
人物画
美学追求
土家族
女性人物
-
描述:
向水英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青年女画家,以工笔刻画少数民族女性人物为主。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尤其是苗族、土家族女性人物,一个个鲜活生动,绚丽夺目,达到至真至美的艺术效果,因而深受观众的喜爱,也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向水英是湘西土家族女画家,长期生活在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受湘西大自然的熏陶与感染,她的主要作品以湘西人物画为主,这既
-
传统的现代性
-
作者:
周瑟瑟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作品展
艺术效果
少数民族
人物画
美学追求
土家族
女性人物
-
描述:
赵洪琦是中国工笔画中仙侠式的大家,他艺术性格的容忍、寂静与灿烂,使他的画风既古典又现代,创造了一个传统精深而又满目繁华的艺术仙境,他引领艺术走向心灵的巅峰,如明代画家仇英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设色师赵伯驹,赵洪琦亦从传统中来,整体技法严密,绘画语言纪律分明,他已经通过传统的未来性建构起了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美学。
-
艺术名家
-
作者:
王鲁湘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卵石
工笔画
生活环境
灵感
溪流
题材
永州
湖南
超现实主义
柳宗元
-
描述:
纵使是画一块溪流中的河卵石——那似乎也是湖南工笔画家的偏爱——我们也能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家乡一木一石的热爱与钟情。海天是擅长这一题材的高手,他的灵感既来源于他的生活环境,也来源于柳宗元流放永州时留下的不朽文章。柳宗元用短短的文字写出了一幅视觉的奇景,显然是对画家的挑战,而首先起来应战的画家,就是湖南的邹传安和海天。这种对水中卵石、游鱼、水草的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逼真描画,不仅使工笔画的表现力呈现出匪夷所思的语言魔力,更主要的是,这种比真
-
白石老人的草虫世界
-
作者:
王祥夫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虫
工笔
四合院
蜜蜂
老人
白石
笔墨情趣
故居
近百年
跨车
-
描述:
近百年,或者简直可以从瘦金体的宋代一直说到现在,白石老人无疑是画草虫最好的画家之一。白石老人的魅力在于他的兼工带写,写意的花草蔬果与工笔的草虫,二者相对,笔墨情趣,相得益彰。那一年,我十八岁,对古都的北京还不十分熟悉,背着一个小挎包,一头的汗,好不容易找到了跨车胡同,是很一般的那么一个四合院,是很一般的那么一个小院门,门左墙上镶一块白石,上镌四字:白石故居。当时我的激动是想
-
诗意语言穿透湘南的灵魂
-
作者:
吴茂盛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湘南
灵魂
诗意语言
寂寞
石头
-
描述:
时代喧哗,艺术寂寞。在这样浮躁的年代,能欣赏到当代工笔画家赵洪琦的作品,实在是一桩快乐的幸事:一棵巨大的树兜,裸露着,千万条根须向周遭伸延,紧紧地抓住那些光滑的石头,茂密的根须从石头的缝隙钻进去,深深地扎入泥土。溪水清澈见底,把卵石和落叶倒映其中。远处,森林郁郁葱葱。潺潺水声和啁啾鸟鸣朦胧飘逸,仿佛来自神奇的湘南大地深处的音乐。
<
1
2
3
...
30
31
32
...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