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人师之道 艺术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善美   教师   艺术   人师   陶行知   雕塑家  
描述: 陶行知先生对教师打过一个比方:教师是创造真善美活人的艺术雕塑家。这句话浅显而精辟地道出了人师之道的真谛,越品味,越觉得意味深长。
《中国现代诗三首》备教策略
作者: 方彦萍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个性   历史   厚重感   现代诗   熏陶   中国   感悟  
描述: 现在的学生,有着极其敏锐的触角,但缺乏沉静下来感悟文字内涵与魅力的心灵;有着极富个性的思想,但缺少规范而细致的表达。他们更喜欢声光色影的感观,而不屑于书香文墨的熏陶;他们更倾心于新时代、新事物的刺激,而厌倦于历史厚重感的积淀。站在十五岁青涩的年头,眺望广阔而无限的未来,他们正处于提高能力、构筑品位、雕塑人格的关键时期。[第一段]
细节使课堂精彩
作者: 李震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细节   语文教学   《巴尔扎克葬词》   个性化阅读   高中  
描述: 课题《巴尔扎克葬词》细节设计 教师先展示课件(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给巴尔扎克的所有称谓,再让学生挑一个最合适的称谓给巴尔扎克,并说明理由。最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改编、自创一句话作为给巴尔扎克的献词。教师也给出两句话作为示例:“你是承受苦难、净化灵魂的大丈夫。”“你走了,人间喜剧依旧没有落幕。”[第一段]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作者: 朱先云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C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细节   语文教学   《巴尔扎克葬词》   个性化阅读   高中  
描述: . 这篇说明性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如下特色: 1.巧妙的过渡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楚,说明要点清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军队院校课程教学的外部环境探析
作者: 苏军茹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风   大师   雕塑  
描述: 校园的外部环境包括精神的,也包括物质的,其最优越之处是它的渗透式、陶冶式和隐蔽式,是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式。对学生来说,大师的言传身教、雕塑的审美感召、校风的内感外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校园外部环境的探究,应成为广大军校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的一项课题。
西湖寒雪夜 品味人生时:《湖心亭看雪》教学札记
作者: 黄敖兴   来源: 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品文   西湖   教学札记   品味   人生感悟   袁宏道   《江雪》   《湖心亭看雪》  
描述: 晚明小品文中写西湖的颇多,袁宏道《初至西湖记》“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写了西湖春日的白天;张岱《湖心亭看雪》写了西湖寒冬的深夜,156字意蕴隽永,寥寥数言蕴含着独特的人生感悟,写出了晚明士子的心态和行迹。文章让人耳目一新的,首先是在挥洒自如的写意之中,不乏精心刻意的工笔点染。起始,“大雪三日”写出雪时之久,“人鸟声俱绝”化用柳河东《江雪》诗意,点明时、地、人、境,显现常态雪景——仅只耳闻尚未目睹其景。
从短信修辞中看修辞功能
作者: 姚永泳   祝字   来源: 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传情达意   日常交往   修辞功能   短信   幽默风趣   二十世纪   信息交流方式  
描述: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日益突出的作用。短信,顾名思义,短小精悍、玲珑生动,再加上其幽默风趣、传情达意、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然成为一种全民性的信息交流手段。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短信将语言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短信产生的修辞功能的角度,对修辞艺术的应用效果作一番探究。
清兵卫与绘画
作者: 何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叫   画框   美术课   复一   给你   不自觉   自愿报名   声地   兵卫   深黑  
描述: 一个月过去了,清兵卫被叫到了办公室,看到眼前的奖状,只见清兵卫面无表情的将其撕了个粉碎,离开了。而那幅画安静的裱在画框里,挂在了某个油画爱好者的家里。画里,太阳在混沌里一成不变的闪耀着……
妖冶的迷宫哈尔滨
作者: 阿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精神家园   交叉路口   中央大街   休闲广场   孩提时代   孤独者   华梅西餐厅   城市人口   人生信条  
描述: 一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松花江跑冰排的季节,全家乘火车离开了坡镇,那时我还很小。我们一家新去的那个城市叫哈尔滨。在50年代,这座城市人口不多,很幽静。我记得我们家是在花圃街,过去叫商铺街,这条街和中央大街是交叉的,在交叉路口是个江沿小学,有一个卖烤地瓜的老头,烤地瓜的香气非常诱人。总觉得那个城市像一幅油画一样,再加
一个人有热情才会有才情
作者: 席慕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立学校   生活   师范学院   中国台湾   诗歌   蒙古族文化   内蒙古草原   乡愁   油画   解禁  
描述: 我一直在中国台湾的新竹师范学院教油画,由于是公立学校,开始不准回大陆,一直到1989年8月1日解禁,我8月20日就过来了。如果不是1989年的一次内蒙古之旅,我的生活应该是一如既往地画画、写诗、教
< 1 2 3 ... 18 19 20 ... 92 93 9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