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Wilson】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徐展堂是中国艺术品慈善家
-
作者:
方晓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
女士
记者
新闻专题
中国艺术品
Wilson
馆长
慈善家
-
描述:
文/本刊记者方晓 本刊今年第六期特别推出了《斯人已去薪火长存》新闻专题。这一专题通过世界各地“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和文博界、收藏界熟识徐展堂先生的人,以共同缅怀香港文物收藏大家徐展堂先生。新闻专题推出后,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徐展堂先生捐助的八家博物馆之一一一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Museum,简称V&A),近期与本刊记者取得联系,并再次表达了该博物馆对于徐展堂先生离世的悲痛。该博物馆亚洲部馆长Ming Wilson女士说道:“徐展堂先生是V&A的长期赞助人,对于徐先生的离去,我们深感悲痛。”与此同时,MingWilson女士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博物馆“徐展堂中国艺术馆”,使广大中国收藏爱好者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艺术品殿堂。 记者: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吗?在这座艺术馆中,我们能看到哪些中国艺术品? Ming Wilson:“徐展堂中国艺术馆”中大约90%的展品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 V&A于1852年收藏了第一批中国艺术品,此后的150多年里,博物馆不断积极收藏中国艺术品,现在的中国藏品数量已超过2.2万件,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国艺术品的种类,例如:陶瓷、玉器、金属制品、漆器、纺织品、家具、雕塑、象牙、竹刻、犀角、玻璃、绘画和版画。 V&A收藏的中国陶瓷尤其丰富多姿,并成为全欧洲拥有最多中国陶瓷的博物馆之一。举个例子,1910年光是一个藏家遗赠给博物馆的瓷器就达1405件之多。 V&A的玉器珍藏大部分是在19世纪收藏的,其中数件是举世无双的佳作,包括一件汉朝玉马首和一个雕成8只不同姿态的鹅形玉盒。金属制品方面,V&A藏有商、周及汉朝的青铜礼器、宋元的青铜花瓶及明清的景泰蓝,而其中一座清乾隆时期的冰箱曾刊登在许多报刊和书籍上。V&A也藏有大量绝佳漆器,从精巧的南宋瓷碗到精雕细琢的乾隆朱漆宝座,种类十分丰富。 上述这些中国藏品都在“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展出。 记者:据我了解,“徐展堂中国艺术馆”的人气很高。 Ming Wilson:是的。“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及其他中国艺术馆都很受参观者的欢迎,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关于参观人数的数据统计。 记者:徐展堂先生的捐助对博物馆有什么帮助? Ming Wilson:徐先生的慷慨捐助,使我们能够创建起“徐展堂中国艺术馆”。与此同时,徐先生的长期捐助,不仅使许多中国艺术品得以保存,也使更多的中国艺术品能够在博物馆展出,供世人欣赏。 记者:在中国艺术品征集与展示方面,V&A有什么计划吗? Ming Wilson: V&A经常推出一些文物特展,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与世界其他博物馆合作,比如将中国艺术品借给其他博物馆展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徐展堂先生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Ming Wilson:徐先生是一位中国艺术品的慈善家,他的慷慨捐助,对全世界的博物馆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链接—— V&A的中国藏品 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创立于185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经营,该博物馆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 目前V&A藏品总数达到300万件左右,其中有一部分为中国藏品。除了“徐展堂中国艺术馆”所藏的中国艺术品之外,还有一间展厅则专门用来展示外销到西方国家的中国工艺品。比如一座高276厘米的瓷塔、一座色彩绚丽的屏风和百余幅描绘中国男女从事各行各业的绘画,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些外销工艺品流传至今的已十分稀少,但历史的机缘却让它们在英国留存下来。 另外,博物馆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展室,用来展示精美的中国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