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浅析
作者: 翁健青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美学特征         根雕艺术     造型   创作  
描述: 根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夏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积淀,根雕艺术有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奇、韵、巧、妙”等独特而鲜明的美学特征。因此,本文以“奇、韵、巧、妙”等为切入点
关于佛寺造像艺术的特征探讨
作者: 方佳熙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宗教   雕塑艺术  
描述: 佛寺雕塑艺术的根基,深植在我绘画艺术的传统中。同时佛寺雕塑艺术之民族风格、民族气息深刻影响了传统美学,这里探讨的是佛寺艺术中有关重视描绘人的神情、强调精神状态以及对佛教世界的艺术化渲染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论数字雕刻中的3D打印
作者: 于兵科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数字模型   数字雕刻   3D打印  
描述: 当今3D打印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已应用于诸多领域,如汽车、航空、军事、医学、建筑等行业,数字雕刻是使用计算机造型软件,利用其细节刻画功能,制作出传统雕塑效果或现实生活中逼真的形体,并被广泛的应用于
“英雄孟良崮”抗战主题雕塑国际大赛雕塑创作心得体会——以《火线推车——战火中的沂蒙精神》为例
作者: 王梅玲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孟良崮   创作   雕塑  
描述: 孟良崮旅游区经过历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同时为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6周年,进行雕塑设计制作,主要从选题方向、设计过程、制作细节等几方面来进行阐述。
“英雄孟良崮”抗战主题雕塑国际大赛雕塑创作心得体会
作者: 王梅玲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孟良崮   创作   雕塑  
描述: 孟良崮旅游区经过历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同时为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6周年,进行雕塑设计制作,主要从选题方向、设计过程、制作细节等几方面来进行阐述。
形神兼备的高浮雕仿生砚
作者: 李哲伟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层面   图腾崇拜   历史进程   形神兼备   仿生   浮雕   和谐相处   文化现象  
描述: 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经过不断的繁衍生息,造就了人类,也经历了我们的祖先与它们和谐相处的漫长历史进程。对吉祥瑞兽的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群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古代一直沿袭至今。它的表现方式即有精神层面,也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浮雕仿生砚就是其中的缩影之一。
雕塑家廖先荣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雕塑作品   认知特性   毕业创作   创作教学   内容和形式   艺术思潮   艺术大学   雕塑创作   创作思想  
描述: 廖先荣,1958年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前身)雕塑系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国家颁发的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获得者、湖南省雕塑艺术委员会顾问。
雕塑家周鹏生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雕塑作品   认知特性   毕业创作   创作教学   内容和形式   艺术思潮   艺术大学   雕塑创作   创作思想  
描述: 周鹏生,1949年生于湖南宁远,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协城市雕塑研究班。现为湖南省雕塑雕塑家、株洲市周鹏生山水雕塑工作室负责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城市雕塑创作设计
周鹏生山水雕塑中“原乡意识”的彰显
作者: 聂鑫森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山水   原乡   优秀作品   雕塑家   意识   周鹏   城市雕塑  
描述: 雕塑家周鹏生周鹏生,1949年生于湖南宁远,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协城市雕塑研究班。现为湖南省雕塑雕塑家、株洲市周鹏生山水雕塑工作室负责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城市雕塑
从公共图像到金属焊接雕塑的形式转换
作者: 胡玉田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形式   形式转换   艺术表达方式   综合材料   金属焊接雕塑   图像信息   文化观念   二十世纪  
描述: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以来,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由于综合材料和公共图像的渗透,无论在造型形式上还是文化观念上都对金属焊接雕塑起到了深化内涵和扩张边界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试图
< 1 2 3 ... 213 214 215 ... 226 227 2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