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1604 条
-
可爱的软陶
-
作者:
柳鲁方
来源:
少儿书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欲望
可塑性
软陶
延展性
可爱
雕塑家
30年代
文化气质
-
描述:
软陶,又叫“彩陶”,也有人称“烧烤粘土”。20世纪30年代,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可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洲,后来传入美洲、亚洲等地区。它多变的特性,立刻又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
-
印象画派画家雷诺阿
-
作者:
周存柱
来源:
少儿书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雷诺阿
绘画技巧
真实生活
雕塑家
早期作品
印象派作品
印象画派
-
描述:
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是法国印象画派著名画家、雕塑家。在15岁时已学会画瓷器画的手艺,尔后又学会画屏风,初步掌握了绘画技巧,21岁入巴黎格莱尔的画室学习。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
-
魔法雕塑家:水
-
作者:
楼程远
来源:
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文
《魔法雕塑家——水》
语文教学
小学
-
描述:
寒冷的冬天,阳光也是冷冷的,大地简直成了一块冷冰冰的钢板,世界好像成了一台大冰箱。我和爸爸待在开着暖气的书房里看书、玩电脑。妈妈像往常一样到阳台上去收衣服。忽然,传来了妈妈惊讶的叫声:楼程远,快来帮我一下!正在看书的我只
-
罗丹(1840-1917)
-
作者:
许淇
来源:
少年文艺(阅读前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名作
法国
观众
周围
巨人
中国
思想者
雕塑家
罗丹
-
描述:
有一天,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作《思想者》来到了中国。矗立在广场上,这个巨人!周围络绎不绝的中国观众,很多是第一次见到他。这是谁?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痛苦?他深锁眉头,拳头支着脸腭,裸着的全身,
-
让人放心
-
作者:
赵盛基
来源:
少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
大师
置疑
西瓜
作品
雕塑
买家
-
描述:
在瓷都,有个雕塑大师,他的雕塑作品很受市场青睐。然而,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和他的作品几乎一模一样的赝品,有些干脆是用模具复制仿造。由于大量仿造,人们分不清真假,怕上当受骗,结果,大师的作品
-
石匠和神像
-
作者:
张奉连
来源:
少年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昏迷
神秘色彩
花朵
发现
自己创造
庙宇
信仰
小兔
雕塑
石头
-
描述:
有个石匠以雕塑为生,他雕的花朵好像即将绽放,雕的小兔就像正在奔跑。石匠对于自己的手艺一向很骄傲。但有一次他上山寻找石头时,却发生了意外,等他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左臂残废了,再也没法用双手雕刻了。
-
破解“光明之路”
-
作者:
郝敏敏
来源:
地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梵蒂冈
光照
档案馆
罗马
贝尔尼
美国小说
维多利亚
天使
雕塑
光明
-
描述: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宋真宗赵恒列数的读书看书的好处,但我们知道书的能量不仅如此,一本书还能掀起一场旅游热潮。美国小说家丹·布朗的系列探险小说就带动世人重新拜访欧洲那些似熟悉又陌生的名胜古迹。值
-
别人的错误
-
作者:
暂无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疏忽大意
质地
大理石
细腻
雕塑家
凿子
人像
感悟
碎屑
石雕刻
-
描述:
携一颗真诚细腻的心认真去看去听去感悟这深长意味……一位雕塑家得到一块质地非常好的大理石。他觉得大理石非常适合雕刻人像,于是,他拿起了凿子。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用力过猛,只那么一凿,他就敲下了一大块碎屑。
-
彩虹会举办潮州陶瓷雕塑艺术大师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发祥地
资源丰富
陶瓷文化
艺术大师
彩虹
作品
潮州
-
描述:
潮州地处我国南海之滨,瓷土资源丰富,陶瓷历史悠久,是我国古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今,潮州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之一,潮州陶瓷的产量、品种、规模、档次、出口量和销售额均名列全国陶瓷产区的前茅,陶瓷业在国内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
D.PARK北京会所主题雕塑揭幕
-
作者:
Holly
来源:
服装设计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时装业
艺术家
雕塑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共和国
北京
会所
-
描述:
9月18日.由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魏小明创作的主题雕塑《D1号》在D·PARK北京会所正式揭幕。作品全部由青铜制作,以高超的技艺塑造了时装与人体的和谐之美.这既是时装业与艺术家跨界交流的经典之作,也是为共和国60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