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以物寓意 雅俗共赏——从吴宅砖雕门楼看苏州砖雕艺术
作者: 王汉卿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长寿   中国吉祥图案   题款   门楼   以物寓意   表达   乾隆年间   砖雕艺术   苏州  
描述: 吴宅位于苏州古城中部,前门北向大石头巷,后门通仓米巷。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浮生六记》一书作者沈三白曾住于此,近代属吴姓。在这苍老幽静的古宅里,有两座藏魂魄于实物、纳炅秀于鬼工的砖雕门楼。精美的砖雕门楼犹如娇娘美女深藏闽阁,轻易难睹芳容;更像一位灰姑娘,在寂寞中任凭岁月的风雨消融着自己美丽的容颜。笔者出于对砖雕门楼的好奇,多次探访吴宅,惊奇地发现了吴宅砖雕门楼包容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聚集着苏州砖雕艺术的精华。
中国传统雕塑──瓷雕艺术之美
作者: 陈孝堆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瓷雕艺术   文化素养   审美意识   情理相融   艺术形态   中国美术史   传统雕塑  
描述: 无论中国美术史怎样的变迁,瑰丽的艺术形态怎样的变化,但艺术的本体——对艺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还是很好的被保留着。传统雕塑作为艺术中的一大门类,它是融汇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的完整艺术体系,简约、以线入体、意境造型是其在造型上极其鲜明的特点。
花芳独自清 月明照我心--记中国著名雕刻大师何芳女士
作者: 何芳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士   木雕艺术   湖北省   中国   公司法人   雕刻艺术   工艺美术大师   艺术学院  
描述: 走进"武汉圣卓雕塑有限公司",顿时被艺术的光芒所笼罩.震撼,下意识地摒住呼吸,继而惊叹,然后细细欣赏,越品越爱,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这几乎是每一个步入草堂观者的基本常态.何芳所创造的一件件艺术珍品,以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象和呼之欲出的灵魂勾勒,给人以直击内心的艺术美感,瞬间引发情感共鸣,让人惊绝,倾慕.
黑龙江冰雪雕刻艺术创作对美化城市环境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作者: 丁旭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雕艺术   文化发展   美化环境  
描述: 黑龙江地区有着悠久的冰雕文化,冰雕工艺水平和艺术造诣在世界出于领先地位.冰雕艺术具备雕塑的特征,但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黑龙江利用的冰雕艺术,大力发展冬季冰雪旅游,推动其冰雪文化的发展.本文从黑龙江冰雕艺术创作的角度为基点,研究冰雕艺术对美化城市环境及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
浅谈石雕艺术的创作心得
作者: 甄雄雷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教学体系   学习   20世纪   雕刻   热情   石雕艺术   创作心得   艺术学院  
描述: 在当时20世纪末的曲阳,从事雕刻的人员也并不多,但是真正参加正规艺术学院学习的并不多,特别是西方雕塑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在一个并不发达的小山村里,可以供我观摩学习的东西少之又少,但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凭借师傅传授的技巧以及对雕刻的那份坚持与热情,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样的精神,这样的热情,这样的痴狂,都源自于对雕刻的热爱。
郭氏铁板浮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郭海博   来源: 老人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史   传承   科学技术   浮雕艺术   文学艺术   动力源泉   创新  
描述: 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传承与创新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泉。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没有传承就没有延续,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作为浮雕类艺术的郭氏铁板浮雕,也是如此,只有做好了传承与创新,才能使这门艺术生命长青。
中国当代浮雕艺术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浮雕艺术   中国当代   雕塑艺术   作品欣赏  
描述: 郭氏铁板浮雕艺术.是以手工锤锻的方法,直接在生冷的铁板上创作出的一种雕塑艺术,其最大特色是,可利用铁板原色及铁板特质,通过抛磨、烧色等手段使作品升华至形象生动、呼之欲出的境界。
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燕赵文化   民间文艺家     协会会员   浮雕艺术   艺术组织   工艺美术大师   河北省  
描述: 郭海博,1962年2月出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04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5年10月,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2015年度“燕赵文化之星”。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访石雕乐器制作师邵志培
作者: 孟建军   来源: 乐器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唱歌   民族乐器   艺术家   乐器制作   美的   浮雕   石雕艺术     工艺品   石头  
描述: 天坛神乐署被称为清代的皇家音乐学院。2006年2月, 神乐署的一间展厅里展示着来自浙江青田的集石雕技艺和乐器制作为一体的石雕乐器。这些乐器有曲笛、梆笛、口笛、洞箫、南箫、尺八、埙、仿唐七孔笛、葫芦丝、二胡、高胡、京胡、琵琶、古筝、编磬等数十个品种。它们以石材为基本材料,通过传统的乐器制作方法和多种石雕艺术——圆雕、浮雕、镂雕、浅刻、镶嵌等手法所制作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不仅能供艺术家演奏,还不失为一种精美的石雕工艺品。
巧施雕工造就大匠运斤
作者: 崔玮   沈海滨   来源: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工   制作流程   历史传承   木雕艺术   知天   世界艺术   生产条件   大匠运斤   雕刻艺术   骨雕  
描述: 唐朝诗人韩愈有诗曰:“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其赞美的就是雕刻艺术,形成的作品则称之为雕塑工艺品。雕刻,顾名思义,是雕、刻、塑三种创作方法的总称,是凹与凸的艺术,观赏性与艺术性相结合。通过艺术家们的鬼斧神工,创制出来的雕塑工艺品,可谓“精艺可夺天工”。雕塑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手工艺制作流程和创作方法已经非常成熟。最早出现的雕塑品是泥塑和陶塑,由于社会生产条件与制作的能力有限,只能在泥与瓷中创作。后来慢慢出现骨雕、石雕、木雕、金属雕、玉雕等。所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工艺品雕塑已经形成以“木、石、竹、骨、玉”等为主体的雕刻艺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中的瑰宝。
< 1 2 3 ... 37 38 39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