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渔樵耕读与隐士情怀
作者: 刘晓华   李晶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晚期   博物馆   用笔   耕读   水墨画   蝙蝠   历史上   渔樵   隐士情怀   青花  
描述: 咸阳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渔樵耕读”青花瓷盘,高2.2厘米,直径10厘米。胎质細腻,保存完好。敞口,弧壁,平底,矮圈足,盘背有三个小蝙蝠图案,属于清中晚期的器物。盘中的青花发色深浅有别,用笔湿润淡雅,有“水墨画”的效果。 “渔樵耕读”图绘画于盘内,构图呈“干”字形。浓黑的远山衬托出相对浅淡的前景。“干”字形构图的下方为一弯曲的田间道路,路的左下方为“渔”,绘一渔夫蹲坐在池塘边举竿垂钓,水面用淡色染出,重色点萍。路拐弯处的右侧为“樵”,绘一樵夫弓背扛柴行于桥上。路拐弯处的左上侧为“耕”,绘一腰系布带的农夫右肩扛锄,左手牵水牛。牛体态肥壮,抬蹄迈步,牛头直视农夫背部。盘的中心为“读”,在几棵大树的掩映下露出茅舍一角,窗内有一男子正在专注读书。整个画面中的水牛、垂钓、阔叶树等组成了一幅江南山水。 “渔樵耕读”历史典故均有出处。“渔”即渔夫垂钓,历史上“渔”的代表是东汉时期的严子陵。严与汉光武帝刘秀为同窗,深得刘秀赏识。刘秀做皇帝后,数次邀其做官,但严子陵坚辞不出,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樵”指打柴之人。历史上“樵”的代表是西汉时期的大臣朱买臣。班固《汉书》记载,朱买臣早年出身贫寒,以打柴卖薪度日,但其酷爱读书,熟读《春秋》《楚辞》,后其妻不堪忍受贫困离之改嫁他人。
晚清青花开光高士对奕图“福禄瓶”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晚期   博物馆   用笔   耕读   水墨画   蝙蝠   历史上   渔樵   隐士情怀   青花  
描述: 晚清青花开光高士对奕图“福禄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