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嘉玲 智慧女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服装动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台铭   执子之手   访问对象   城中   梁朝伟   我自己   想不起   待人处世   夜夜笙歌   刘嘉玲  
描述: 知道即将要访问刘嘉玲,心情兴奋了好几天……不过,你可别误会笔者是个追星族,且城中大美人我访问过不少。能令我期盼的是因为素闻刘嘉玲是个很有内涵的访问对象:结果当然没令我失望,刘嘉玲的豁达人生观与玲珑的待人处世,让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石头与流水的巴黎
作者: 迟子建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字塔   巴黎   铁塔   尖刀   卢浮宫   铁钉   贝聿铭   流水   油画   石头  
描述: 在我看来,铁塔像颗刺向巴黎的铁钉,而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无疑就是扎向卢浮宫心脏的一把尖刀。如果除掉这颗铁钉和那把尖刀,巴黎就是一幅极具质感的沧桑的油画,值得永久悬挂在天庭下
湖南乾州古城节孝牌坊的“体”与“魂”
作者: 吴卫   张佳慧   来源: 云梦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铭文艺术   节孝牌坊   文化内涵   建筑艺术   装饰艺术  
描述: 枋、夹杆石在装饰上采用了圆雕、深浅浮雕等艺术形式,纹样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形成了牌坊的“肉”;额垫板及匾额上大量的铭文构成了乾州牌坊的“血”脉;透过乾州牌坊的“骨”“肉”“血”,我们看到的是忠孝仁义
“皿而全”铜方罍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湘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源县   铭文    
描述: 文物年代:商(前1600—前1046年),规格:通高88厘米,口长26.1厘米,口宽21.6厘米。1919年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出土。大型盛酒器,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罍盖内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铭文
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 任仲平   来源: 新湘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源县   铭文    
描述: (一)北京。国家博物馆。一走近《复兴之路》展览,就能看到环绕四壁的浮雕,始于四大发明,终于奥运五环。像是一个隐喻: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现代中国的辉煌成就,与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交相辉映,仿佛是文明长卷的首尾相接。2012年11月29日,正是在国博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在中华民族
图片新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建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纽约市   图片   新闻   毕加索   贝聿铭   地标   建筑大师   建筑群  
描述: 位于纽约大学格林威治村、南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银塔建筑群,可能列为纽约市历史地标,楼前为毕加索雕塑。[第一段]
西周 伯[犭臣犬]簋铭文
作者: 田率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饕餮纹   铭文   纹饰   西周     腹部   形制  
描述: 此式簋有两件,形制、纹饰、铭文、规格基本相同。侈口、束颈、腹部略鼓,圈足下部外侈并连加一周边沿,颈腹两侧饰兽首耳,下垂珥,盖上置圈足形捉手,盖面隆起,盖沿中部内凹,形成子母扣。颈部饰一周目雷纹,前后饰浮雕兽首,颈下饰一周连珠纹,腹部和盖面饰斜方格乳丁纹,圈足饰饕餮纹。
从中心到边缘——浅议刘士铭雕塑艺术的意义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士铭   艺术家   艺术历程   改革开放   雕塑艺术   艺术经历  
描述: 从总体上说,刘士的雕塑艺术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毛泽东时代;二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在这两个时期中,我认为都体现了刘士作为一位紧随时代而又具有创造性的雕塑艺术家的特征,同时也能发现他从中心向边缘转向的艺术历程。
诸家评论刘士铭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   刘士铭   评论   激情   注意   创作过程   雕塑  
描述: 做完作品,以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他谨慎地追求“完整”和“完美”性,注意掌握“适可而止”(即“不做够”)的原则,以保持在创作过程中显示出的激情与生动性。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刘士塑造的许多带有情景和场面的雕塑作品,有不少动
“春寿”铭文小考
作者: 梦斋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清代   收藏   故宫博物院   主题纹饰   铭文   上海博物馆   梅瓶   台北   漆器  
描述: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花云龙纹"春寿"梅瓶(图1),在古陶瓷界享有盛名。据北京马希桂先生在《中国青花瓷》一书中统计,"同类型的‘春寿’款瓶,传世的只见四件,两件存国内,两件流散于日本和英国"。收藏于日本的"春寿"瓶,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青花盖(图2),使我们得以观其全貌。
< 1 2 3 ... 17 18 19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