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由工笔到写意──读《明清花鸟画集》
作者: 陈林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山水画   文人画家   《文心雕龙》   审美观念   艺术成就   工笔花鸟画   明清   南京博物院   《洛神赋图》  
描述: 完成了《六朝艺术》大型画册,堪称六朝艺术之集大成者。《六朝艺术》附有顾恺之等人绘的《洛神赋图》等绢本长卷4款。本刊特组杜辛的四题短文,从不同侧面介绍本书的作品。
我要赋予生命以希望
作者: 陈华   来源: 中国制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发布   安娜·卡列尼娜   主题   设计师   总监   品牌设计   设计方案   赋予   服装专业   作品  
描述: 刘星,广州市猜想服饰有限公司谜底品牌设计总监。从小对油画的研习培养了其很好的色彩感觉。曾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染织服装专业.由于涉及染整行当,她对面料的运用得心应手。而后游学于伦敦服装学院.更加强了其服装造型能力。有人说,谜底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品牌,从《安娜·卡列尼娜》到好莱坞的《勇敢的心》,每一季,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次或远或近的旅行都可能成为谜底的发布主题。11月,刘星将带着谜底主题为《醒来》的作品亮相于中国国际时装周。
论“六法”与油画人物创作
作者: 周远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油画语言   人物创作   六法   谢赫   经营位置   画面   艺术创作   骨法用笔   随类赋彩  
描述: ”,这是中国绘画史上较早又较有系统的绘画要旨。所谓“六法”,即是“一日气韵生动,二日骨法用笔,三日应物象形,四日随类彩,五日经营位置,六日传移模写”。“六法”的提出为我国绘画艺术领
浅谈“六法论”在中国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段少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美术教学   教学体系   经营位置   最高准则   应物象形   中国画教学   骨法用笔   六法论   随类赋彩  
描述: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画种,由于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它有别于西方的油画,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美。因此,在当今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体系上的不同
谈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
作者: 田晓苗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色彩   当代工笔花鸟画   装饰色彩   随类赋彩  
描述: "随类彩"一直是中国画传统色彩语言的精髓所在。本文从三个方面谈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学习传统笔墨和色彩的同时应追求更多的审美传达。
“重构”与“创新”:谈“水墨”与“色彩”的关系及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创新
作者: 刘春燕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随情赋彩   水墨   随类赋彩  
描述: 本文从"水墨"与"色彩"的历史演变谈起,阐述了"水墨"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并从"借古开今""悟得活用""修养人格"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工笔花鸟画色彩的思考。
浅议色彩在工笔画中的运用
作者: 吴昕凤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由心生   形式美感   随类赋彩  
描述: 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并非是对事物颜色的如实描写,而是将客观事实对象总结成若干类别,然后将其按照类别进行梳理;主观上首先剔除了事物在光影下产生的色彩变化,有着很强的意念性和主体性。这种色彩观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即天人感应、神与物游的影响。
工笔双勾青绿山水创作漫谈
作者: 臧成贤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神赋   青绿山水   近自然   天地之美   工笔画   画面   表现形式   创作   写生   中国山水画  
描述: 古代圣人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感受天地之美,就必须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体味自然。作为画者,尤应如此。
浅谈中国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作者: 谢建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传统工笔   六法   中国工笔画   相结合   构图   技法   骨法用笔   意象   随类赋彩  
描述: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为画之六法。而其中又将气韵生动置于六法之首,可见气韵、意象在画中所起的灵魂与统帅
随类赋彩的情感诉求——工笔画艺术创作中色彩感知论析
作者: 丁明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情感   色彩   随类赋彩  
描述: 色彩作为现代工笔画的构成要素,是被人们当做情感交流的媒介,赋予其人性化的语言形式,用以表达现代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表现性色彩关注了色彩的美感结构关系,情感抒发表达,是追求个人化的理想色彩。作为画家
< 1 2 3 ... 12 13 14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