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刍议具象表现主义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融合
作者: 张剑   来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表现主义   融合   中国传统绘画精神  
描述: 具象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许多共同的表征,在中国发展有其适宜的土壤,因此,对于中国具象表现主义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谋求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时候,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
威尼斯吊灯 Venetian Cityscape Chandeliers
作者: Jacob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蓝绿色   玻璃器皿   印象派   设计师   威尼斯   布鲁克林   吊灯  
描述: 黑色胶棒上,让人联想到垂钓者使用的塑料浮标,当这些容器挂在一起时,空中仿佛出现了一个看不见的漂浮表面,仿佛一幅印象派的油画,反映出威尼斯水域海岸线的雕塑美感。
浅析抽象雕塑在空间中的审美距离
作者: 刘强   郑成芬   范文博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雕塑   空间   审美距离   距离  
描述: 空间中的审美距离与抽象雕塑一直以来是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课题,抽象雕塑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分支,在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较为活跃,它以抽象、现代、简约、理性与感性、几何、观念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都市彩鸢
作者: 韩振坤   田瑞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沿江景观   中国传统   文化元素   哈尔滨市   郑板桥   春秋时期   城市雕塑   都市人   设计说明   文化象征  
描述: 设计说明:这是坐落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沿江景观带上的"都市彩鸢"城市雕塑。纸鸢即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中国传统文化象征之一。郑板桥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
形影相随——读迟海波、李雪玫油画
作者: 唐家路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个人语言   油画艺术   山东师范大学   语言特征   十年   情感变化   人物形象   分割画面   中国油画  
描述: 迟海波和李雪玫共同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同事;又是大学的同学,30年前双双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还是志同道合的夫妻,共同专注于油画艺术创作和教学。业内皆知,他们是难得的油画夫妻,数十年并肩求艺问道。海波的作品多静谧质朴,雪玫的则激昂流畅,二人创作风格迥异但各有所长,语言特征鲜明又不因
执着的坚守——记迟海波的油画实践
作者: 潘鲁生   来源: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情感   油画家   心象   山东省文联   艺术感染力   当代油画   创作成就   定力   当代绘画   知者  
描述: 迟海波是我的老友,二十多年来,彼此之间朋友的交往多于艺术上的交流,在生活上相互有牵挂有关照,在艺术上彼此有鼓励。熟悉海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朴素而有性格的画家,也是一位能够在喧哗中找到自己定位的人。也就是说,海波有定力,能够坚守,有平常心,又痴迷写生,油画创作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生活空间。正是这种对于油画的态度和长期写生实践,使得他的画风清新明澈,中正醇和,富有艺术感染力。艺术家创作成就往往与生活体验的深度相关。
至简至美:刘政德寓言雕塑
作者: 易乐平   来源: 设计艺术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雕塑   材料   形式   至简至美   风格   寓言雕塑  
描述: 寓言雕塑是中国当代极具个性风格的抽象艺术,刘政德先生是一个善于运用形式以及材料的雕塑家,擅长使用雕塑的语言、简练的形式,以暗示寓意并启发观众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入雕塑作品之中。寓言雕塑不仅完美地融入了抽象概念而且凸显了至简至美的独特风格,因此是一个努力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抽象概念真实结合的范例。
夜巴黎,或印象派的“城市之光”
作者: 张闳   来源: 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经叛道   巴黎   话语权力   标新立异   生活方式   艺术家   印象派   城市  
描述: 1874年,巴黎一小撮举止落拓的年轻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引起舆论大哗。这帮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从题材、手法、风格,乃至他们个人的生活方式,都离经叛道,尤其是他们在处理光线和色彩等技法方面,与当时主流的油画传统大相径庭。传统的学院派绘画从来对这些标新立异的东西不屑一顾。掌握话语权力的学院派美术有意轻视和排挤这些年轻人,在各种大型展览上,让他们的作品落选。作品不能入选美展,这在巴黎这样的艺术之都,也就意味着这些艺术家将无立锥之地。如果不及早改弦更张的话,那就只能在街头为路人、游客画画肖像,聊以糊口了。
春在乱花迷眼处
作者: 陈皮   来源: 社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竹林   成都   油菜花   印象派  
描述: 在我的印象里,成都的春天,是从看油菜花开始的。我的老家不种油菜,刚到成都上学时,第一次出门春游,车行郊野,毫无准备地,看到一望无际的紫红泥土上盛开黄艳艳的油菜花,一眼望不到边,中间依稀点缀着灰瓦白墙的农舍,一丛丛绿油油的竹林,傍晚时分,田野上升起一阵阵紫色的稀薄的雾,像是一幅巨大的印象派油画。
印象派绘画对当代艺术创新的启示
作者: 李荣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19世纪中叶   印象派绘画   艺术创新   社会背景   当代   古典主义   绘画发展  
描述: 印象派名称的产生是来源于一个记者对1874年莫奈画作《日出·印象》的贬评,但印象派实体的产生却是19世纪欧洲绘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印象派产生的社会背景首先,自文艺复兴直到19世纪中叶,虽然有康斯太
< 1 2 3 ... 17 18 19 ... 100 101 1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