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刘依闻先生二、三事
作者: 周向林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体验生活   模特   先生   工人   办学条件   武汉钢铁公司   艺术学院  
描述: 一起画油画、素描写生。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刘先生一边和工人聊天,一边画,那些准确、肯定的线条让我惊叹,勾勒皴
静心觉悟的美丽:评于文江的工笔绘画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工笔   生活中   理想化   觉悟   审美认识   审美取向   题材选择   绘画   女性形象  
描述: 于文江爱好把玩,是个善于从生活中找乐的人。2004年,我们同游埃及、土耳其,一路上都见他沉浸在如获至宝的喜悦之中。其实他未必真的觅得什么特了不得的珍宝,只不过小小地淘到了一两件他自己觉得好得不得了的外国雕刻小品而已。然而,他却为这可心的收获着实地兴奋了一路,还时不时地故意挑逗别人念想他的
抽象绘画语言与综合材料运用
作者: 何明惠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探索   个人绘画语言   综合材料   抽象绘画  
描述: 在都市化的今天,任何传统艺术样式都面对着当代性的话题,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向往自然的本性萌动复苏,各种绘画材料在当代绘画创作中开始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他本身独特的表现力被发现、重视并开始被广泛地进行研究.在全国美术年展以及双年展、三年展和各种不同主题的大型展览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难以用某一传统习惯的名称,如:油画、国画、版画去界定画面效果和媒材技法的作品.材料的多样性丰富了艺术家的表现手法,而材料只是艺术家完善自我作品的一种手段,它不是最终目的和结果.
《生命孤岛》油画
作者: 白展望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修   虚无   美展   当代艺术   印象   油画   欧洲艺术  
描述: 《生命孤岛》油画
《观舞记》教学设计
作者: 王秀波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艺术   本色当行   具体表现   卡拉玛   大屏幕   飞动   形象美   冰心   教学设计   多媒体显示  
描述: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诗歌给人以凝练美,绘画给人以形象美,雕塑给人以凝固美,音乐给人以沉醉美,舞蹈给人以飞动美!美是财富,美是力量,最直观、最激情的美是舞蹈。难怪白居易会
《观舞记》教学设计
作者: 王秀波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   形象美   晏几道   教学设计   舞蹈   《观舞记》   激趣   桃花扇  
描述: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诗歌给人以凝练美,绘画给人以形象美,雕塑给人以凝固美,音乐给人以沉醉美,舞蹈给人以飞动美!美是财富,美是力量,最直观、最激情的美是舞蹈。难怪白居易会高声赞道“珠缨炫转星宿摇,花
拾叶者言 三点导读
作者: 张厚琴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银杏叶   象征   作者   银杏树   阅读   生活中   寻常   落叶   树叶   世界  
描述: 美点赏析生活中,一片落叶是多么微不足道,可是文中的落叶却美得玲珑剔透;生活中,一位拾叶者是如此平凡寻常,可是文中的拾叶者似乎又成了一位洞察世事却不为之所羁
日照何以生紫烟
作者: 刘华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波   香炉   科学   物理现象   日照   瀑布  
描述: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动人诗句是人文与科学相融的佳句,日照何以能生紫烟呢?原来,太阳光照在瀑布上,闪动着五彩缤纷的色彩。光在前进时若遇到阻挡物便会产生物理现象。温射就是光遇到阻挡物时光波变短的反映
象征手法表现的雕塑美感——以横光利一的代表作品为中心
作者: 徐秋平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新感觉派   雕刻   立体   横光利一  
描述: 日本新感觉派起源于1924年,创作理念着重于通过各种新奇的表现手法,目标是颠覆日本传统自然主义文学,创造出文学作品的新感觉的文学流派。由于其产生深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中注重实用象征
论直觉方式对油画的作用
作者: 郑耀军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世界   审美对象   心理因素   体验过程   审美活动   艺术直觉   情感因素   油画  
描述: 的心理体验过程。包括着对诸种形式特征、关系、意味、情感、抽象形式、构成意味和具体事物的洞察和认识。克罗齐指出“艺术即直觉,亦即抒情表现。
< 1 2 3 ... 13 14 15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