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19 条
-
具象与表现系列五
-
作者:
李佳蔓
来源:
报刊荟萃(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技法
意向油画
油画创作
具象与表现
-
描述:
学习油画,我们不仅要学习油画技法方面的东西,更多是对一幅作品的认识,对其精神内涵的感悟,感悟画者赋予其作品的灵魂之所在,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作品,都在向赏析它的人传递心灵意向的真实感悟,回归人性的真情实感,向赏析它的人传递作者的精神,观者走进的是画境亦是心境!
-
高岭谈于向溟
-
作者:
张瑜洋
高岭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分析能力
艺术家
执行能力
印象
东方艺术
-
描述:
东方艺术·大家:你印象中的于向溟是什么样子?高岭:于向溟在我的印象中是这样一位拥有超强执行能力,勇于担当和勇于负责的艺术家和艺术推动者。东方艺术·大家:记忆中有关于于向溟的趣事儿吗?高岭:于向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对艺术界的很多人和一些现象都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同
-
《无声戏》中的女性形象内涵探析
-
作者:
樊明凯
李永建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惩恶扬善
《无声戏》
李渔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生活在明末清初高度城市化时期的文学家,李渔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他推崇智慧女性、肯定女性追求婚恋自由,关注底层女子。通过对《无声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中不同女性形象所体现出的作者独特的女性观念及惩恶扬善的创作旨趣。
-
从五行色彩学说看村上春树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为例
-
作者:
谢淑媛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行
色彩
村上春树
人物形象
-
描述:
在《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村上春树用五行色彩给小说人物命名,并用隐喻手法赋予人物五行色彩的特征,暗示人物命运。"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并非没有色彩,他的色彩是黄色。他让人觉得温暖,安定,他处于团体的中央位置,没有了他,团体便分崩离析。这些都符合五行色彩中黄色的隐喻义。
-
新时期红色城市雕塑的必要性研究
-
作者:
张静
雷泽慧
来源:
包装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制方法
审美感受
审美情感
硬质材料
艺术形象
造型艺术
社会生活
城市雕塑
-
描述:
1.红色雕塑的继承与发扬意义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
-
凤舞青花瓷
-
作者:
邹璐萍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孤绝
艺术想象力
坐姿
奇石
阿拉善
微雕
收藏价值
艺术形式
艺术魅力
-
描述:
素玉胚的青花瓷罐,飘散出淡雅的氤氲之气,如雾如露如暮霭,仙尘脱俗,让人产生莫名的悸动。流转了千年的画笔勾勒出一只玄青色的凤凰,飞舞九天,气韵华美。瓷罐上的凤纹柔和圆润,简洁却粗狂有力,刻画出了浅浮雕的立体效果。笔下的凤凰展开翅膀,舞动着凤尾,仿佛要跃然而飞,却被定格在了瞬间动态的永恒之美。她的身形充满了线性的速度和变化的力量,带着辉煌永生的骄傲。黑白的色彩反差带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简明的快感,淡雅、壮美、清健。虽是一只素色的瓷罐,
-
江石仿佛认“白石”乌帽长髯即传神
-
作者:
吴雨洁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象征
宝马
霍去病
汉唐
历史上
浮雕
棱角
开拓进取
上刀
-
描述:
武当千寻,连风走云。汉江绵延,云舒水漫。此地物华天宝,此江富藏美石。盖因古之山石崩落于水,百万年间波研浪磨。山之坚,水之柔,熔炉共造,交相作用,故成万千美石之聚宝盆也。此石即出于其间。质似砂岩,色近棕黄,观之如古陶器端庄稳重,抚之如澄泥砚温柔可亲。石面自有石英侵入,深入肌理,显于石面,如阳刻,如浮雕。又因波涛浸染,灿然金黄,愈添尊贵之意。以石理而论,则此石盖所谓画面石者,其妙处皆在
-
从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看当代观赏石的鉴赏
-
作者:
王沛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艺术构思
画论
鉴评
文学作品
戏剧冲突
艺术理论
创作过程
艺术形象
审美化
-
描述:
裨益。”一、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人人都很熟悉。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家通过形象思维,熔铸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传递思想感情,体现人类文明。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
-
马踏匈奴的象征内涵
-
作者:
苗祥瑞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时代审美
象征性
马踏匈奴
-
描述:
“马踏匈奴”堪称霍去病墓石刻作品的杰出代表,雕塑家并没有局限于霍去病本人的形象,而是采用借马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稳若泰山的战马将匈奴踩在脚下的形式来塑造并表现霍去病的非凡气概,象征
-
浅谈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
-
作者:
吴秀丽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绘画作品
中国传统
少数民族题材
装饰
创作
人物形象
美术作品
-
描述:
遒劲,疏落有致,以高古游丝描为主,间施兰叶描手法,人物形象承袭着魏晋以来富有装饰而严谨的风格。在我看来,这件作品以注重人物
<
1
2
3
...
10
11
12
...
80
81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