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浅谈中国传统雕塑的含蓄之美
作者: 闵庆慈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暗示   语意婉曲   含蓄美   传统雕塑  
描述: 当下的艺术状态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艺术本身处在一个宽泛和包容的时代,各种艺术门类共同生存和发展。中国雕塑进入当今时代,面对的挑战是空前的,其中既有雕塑本身的生存问题,也有关于雕塑形式与内容的思考问题,更有艺术上保守与现代的纷争问题。雕塑的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当今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是艺术地记录中国当今的历史、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雕塑的"含蓄"美,是雕塑艺术在文化特定发展阶段的集中体现,能够更为本质地反映民族的时代追求。"含蓄",就是艺术的展现并不是直接表述出来,而是要给观者保留一定的余地,让观者自己去体会揣摩,此之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循迹雕塑的"含蓄"美在传统和当代的存在意义和发展空间。这对我们继承传统艺术精华,发展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增强对雕塑创作的历史使命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3D雕塑”展:未来事物的面貌
作者: 杨韵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暗示   语意婉曲   含蓄美   传统雕塑  
描述: 今年5月27日至10月16日,20个当今领先、出色的国际雕塑艺术家的作品在伦敦萨奇画廊开展,展览主题是“未来事物的面貌:新雕塑”(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New Sculpture)展览。画廊第一次完全致力于向观众展示3D效果的作品。 本次展览主要聚焦了David Altmejd、John Baldessari David Batchelor、Peter Buggenhout、Berlinde De Bruyckere、Matthew Brannon、Bjorn Dahlem、Folkert de Jong、Roger Hiorns、Martin Honert、Thomas Houseago、Joanna MalinOWSka、Kris Mart‘in、Matthew Monahan、DirkSkreber、Anselm Reyle、Sterling Ruby、David Thorpe、Oscar Tuazon和Rebecca Warren创作的精选作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