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 条
-
以梦为马 精进不休——记景德镇瓷画艺术家陈泓霖
-
作者:
华夏非遗馆执行馆长
李斌强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说》
大学校长
艺术家
瓷画
偶然事件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个人简介:陈泓霖,师从景德镇陶瓷大学宁钢校长,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理事。作品《花开富贵》《相恋》均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作品《荷莲雅韵》2013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评比金奖,作品《荷莲清韵》获2014
-
浅议金庸小说与大学生“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
作者:
万芬
吴文轲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敬业
金庸小说
工匠精神
-
描述: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金庸个人的人生经历和金庸小说中塑造的一些人物,都承载着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与你邂逅
-
作者:
毕传高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
现代文学
小说
-
描述:
1龟蛇静,江水流,黄鹤安立在矶头。踩着深秋的暖阳,挤着熙攘的人群,我来了,只为邂逅你——天下江山第一楼。远远地,我望见了你。我望见了你斗拱飞檐的造型,望见了你金光闪闪的琉璃,望见了你八面玲珑的翘角
-
遥望(短篇小说)
-
作者:
陈萨日娜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舒展
当代文学
中国
小说
短篇小说
-
描述:
哈达张大嘴巴贪婪地咬了一口手里的冰棍。他松动的牙齿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冰凉,眉头不禁紧皱了一下,但是当这股冰凉经过喉咙,顺溜溜地流进胃里的时候他像被催眠的孩子般轻轻地闭上了眼睛,眉宇间的皱纹也慢慢舒展了。他闭着眼睛就那么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块跟他的肤色差不多的红褐色的大石头上,乍一看像一尊雕塑:他额头上的皱纹像一道道新开的田垄般
-
织者说织
-
作者:
施慧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蚕丝
古文
《说文》
-
描述:
织,古文为織。对于織,《说文》曰:“织,作布帛之总名也。”“经与纬相成曰织。”布,麻缕织就而成,帛,则指蚕丝织就而成。说明至少到东汉时,织的对象已不仅限于蚕丝,亦包括麻缕,只要是经纬相成的便可称为织
-
纽约佳士得推出中国外销瓷专场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销
神话传说
中国艺术
纽约
欧洲市场
爱情故事
人物形象
瓷器
-
描述:
纽约佳士得一年一度的“中国外销瓷器和中国艺术专场”于近日举办。本次拍卖汇集近200件精美瓷器,以五彩和粉彩为主。拍品题材多为经典的中国爱情故事与神话传说,如著名藏家Popowich珍藏的清雍正粉彩大盘,绘制了刀马人物形象,画工精致.色彩华美。还有部分瓷器为欧洲市场出具画样。
-
神祗和英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的古代神话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神话传说
英雄
古代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家
历史事件
人物形象
-
描述:
艺术巨匠,他们学习古代雕塑和建筑,把古代人物形象、古老神话和历史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他们也把古代的神话传说作为现实世界的道德和政治离言。展览呈现了拉斐尔的《帕纳塞斯山上的阿波罗》、米开朗琪罗的《法厄同的坠落》、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的《凯撒的胜利》等作品。
-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线的艺术
-
作者:
彭吉象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种类
抽象化
中国传统艺术
古典小说
乐舞
表情艺术
音乐
精神
-
描述:
的艺术,而且雕塑、篆刻、音乐、舞蹈,乃至戏曲、古典小说等其他艺术,也都可以称为线的艺术。中国戏曲同西方戏剧相比较,在戏剧结构的美学原则和艺术手法方面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戏曲主要是一种线性结构,
-
简论“江南七子”诗歌的语调及其旨趣走向
-
作者:
沈健
来源:
诗探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话者
诗歌
江南
简论
语调
旨趣
丰富性
个人风格
-
描述:
语调,是说话者的话语腔调,包括说话口气、重音、停顿、语速弛缓、节奏把握、口音的方言夹杂等。说话者个人风格与面貌通过语调而呈现,听到某人语调,就会浮雕出某人活生生的模样、性情及神采。诗人,如若拥有独特
-
让身体说话——读李鹤雕塑作品有感
-
作者:
彭锋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雕塑作品
工作室
说话
助手
身体
雕塑家
-
描述:
每次去李鹤的工作室,都看见他在捏泥。在其他许多工作室,这多是助手干的活计。雕塑家出个草图,甚至出个创意,然后由助手去完成,这在当代艺术界中已经相当普遍。
<
1
2
3
...
8
9
10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