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52 条
-
破解大爨碑额上的浮雕图案
-
作者:
王洪斌
来源:
云南档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鸦
玄武神
碑额
阴阳五行学说
书法艺术
爨龙颜碑
浮雕图案
三个代表
蟾蜍
《淮南子》
-
描述:
破解大爨碑额上的浮雕图案
-
火炬岛焚人之谜
-
作者:
老诚
来源:
旅游纵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罗米修斯
玲珑
加拿大
北部地区
湖北
传说
岛屿
火炬
-
描述:
神奇小岛的传说在加拿大北部地区的帕尔斯奇湖北边,有一个仅1平方公里的圆形小岛,当地人称这一小巧玲珑的岛屿为普罗米修斯的火炬,据说,火炬岛的名称源于
-
“雨夜楼”藏画又有续闻:李叔同油画《富士山》惊现杭州
-
作者:
李柏霖
杨志勤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富士山
人体模特
文化交流
水彩画
李叔同
1918年
日本
《说文解字》
中国油画
-
描述:
继《文化交流》杂志2002年第一期披露了“雨夜楼”收藏的李叔同油画《采果图》以后,最近有关工作人员协助洪强老人对“雨夜楼”尘封多年的藏画再次进行了清理。在清理中不仅惊喜地发现了李叔同早期所作的花卉
-
玲珑木塔逾千秋
-
作者:
田瞳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人士
历史沧桑
建筑艺术
切成长条
甘州
河西走廊
光绪年间
豆腐
民间传说
造型艺术
-
描述:
直立一根铁柱,下接底座,上承塔顶,用力转动铁柱时,整座塔可随之旋转。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神奇,但由此亦可想象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和高超技艺。有一段民间传说,还把木塔的建造和鲁班连在了一起。传说鲁班是敦煌人
-
沐浴法兰西的阳光——纪念雨果诞辰200周年
-
作者:
王妍丁
来源:
牡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丹达尔
具象
人说
《巴黎圣母院》
这个世界
卡西莫多
埃菲尔铁塔
你那
《悲惨世界》
一只手
-
描述:
我来到巴黎时正值夏季,亮丽的阳光使这座五彩缤纷的城市更加灿烂,街市不拥挤也不喧嚣,然而却流光溢彩。他美丽而并不显得香艳与浮华,我想假如她仅仅拥有享誉世界的香水、时装、模特、浪漫和柔情,那么就一定会因媚俗而轻薄。看来时尚风情仅是她的衣裙,而厚重的历史和深湛的文化才是她的魂骨,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巴黎永远的楚楚动人又永远的博大深邃。巴黎到处是具象的历史和凝动的文化。塞纳河的清幽、卢浮宫的瑰丽、凯旋门的宏伟和埃菲尔铁塔的神奇都让我惊叹痴迷而又流连忘
-
苗乡雨
-
作者:
李远
来源:
牡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往前走
德夯
爬起来
对我说
峒河
游览胜地
钢打铁铸
湘西人
在悬崖上
告诉我
-
描述:
偏远的苗寨小时候,曾走过这条路——在春天,清澈的峒河唱着歌,唱开了两岸山坡上五彩的野花;在秋天,峒河透着清凌,澄澈如无物,山上草木在夕阳里灿若云霓。我这个漂泊异地多年的湘西女儿,暂时回到了自己最初的出发地。这是一条由湘通往川黔的公路。云贵高原在这里铺起了它的第一级台地。在一个叫矮寨的地方,大地突然隆起,形成一处天险,汽车几乎是在悬崖上绕过四百米高的山顶。然后又是一片山岭,海拔继而大大提升。这里,有个新发现的游览胜地——德夯。德夯的奇异在于峡谷,它们像突然切下来似的,山是绝壁,河水变作瀑布。德夯在我们苗家语言里即是小峡谷的意思。它是几条峡谷入口处的一个苗寨,几乎与外界隔绝。有一年,桃花已谢的时节,
-
毕淑敏:我的心灵有三间屋
-
作者:
高晓春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三间
毕淑敏
往前走
先锋派
对我说
人的生命
一朵花
对你说
告诉我
-
描述:
。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近期又出版了《毕淑敏文集》,共八卷。她说她的心灵里有:一间屋,她说那第三间屋里装的是她自己,她说那是她的精神家园,所有柔美的故事都产自那里。
-
彩虹
-
作者:
黄军佳
来源:
少年文摘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获得
死党
成绩
信心
比赛
彩虹
时分
传说
歌咏
-
描述:
西方有一个传说,说小鸟如果飞过了彩虹,便会使羽毛获得像彩虹一般五彩缤纷的颜色。阿雯听说过这个传说,阿雯认为这只是个传说。
-
自焚之岛
-
作者:
林小珂
来源:
少年文摘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冰洋
普罗米修斯
人体
布鲁斯
小岛
加拿大
火焰
传说
岛屿
火炬
-
描述:
岛屿的传说在加后热血沸腾.的帕尔斯奇湖血边,有一个仅1平方公里的圆形小岛。当地人称这一小巧玲珑的岛屿为普罗米修斯的火炬,据说,这一名称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把火种带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准备返回天宫的时候,顺手将已经没用了的火炬扔进北冰洋,然而有火焰的一端并没有沉下去,露在水面继续烧,天长日久,便形成
-
触电的感觉(诗)
-
作者:
蒋匡宇
来源:
滇池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季
石子
滇池
梧桐
油垢
感觉
贝壳
诉说
触电
红莲
-
描述:
春季,滇池畔拣花石子我给你一枚五彩的贝壳我们湿漉漉的手第一次产生触电的感觉曾是红莲如炬转眼梧桐飘落两潭幽深的池水从未向溪涧诉说